如何分析考研难度?
2018年,我的目标是复旦大学,当时复旦的金融专硕是分为A、B两个方向的,其中A方向招收13人(包括保送),分数大概要高于国家线50分;B方向招收26人(包括保送),分数线大概是高于国家线40分。
因为A方向名额很少,又想要考复旦,所以从三月份开始,我就每天都去上A方向的课,和教授和同学一起学习,感觉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然在五月份我也参加了复旦的夏令营,顺利拿到保研资格。但是到了九月份,我却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保送上复旦的机会,选择参加2018年的研究生考试。
虽然错过了保研,但我依旧想报考复旦,于是我又每天去上A方向的课。等到十一月的时候,我突然接到复旦老师的通知,说我的材料通过初筛,让我准备参加复试。当时我激动坏了,赶紧向用人单位请辞,开始全力备考复旦。 可是接下来我却遇到了意外的情况—在考前一周我的身体突然不适,可能无法参加考试!我的家人急坏了,赶紧给我订了机票,打算让我临时请假回家治疗。这时候我想起了当初报名研道的时候,导师告诉我如果临考有突发状况可以委托他们帮忙处置。于是我马上联系了研道,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他们,并希望可以继续参加复试。研道十分负责地帮我进行了沟通,最终让我顺利参加了复试。
复试结束之后,我便回了北京工作。虽然我人在外地,但复试成绩还是在第二天就收到了。虽然我没有问具体的成绩,但能够感觉到应该是有希望的。就这样在焦急地等待中,我终于在十二月拿到了复旦的录取通知书! 我个人认为读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得到一个学历,更重要的是要在读研期间得到成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你为了求稳选择了冷门专业,那么你在研究生期间很可能因为缺乏学习氛围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如果你选择了热门专业,就要做好接受激烈竞争的压力。
无论是哪一个,都要有破釜沉舟的气魄,否则不如及早放弃。 最后,我想说只要努力过,拼搏过,不管结果怎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此付出了全部,这样你的人生也不会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