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怎么修?

屈诗和屈诗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分制是按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标准,规定学生毕业的总学分标准,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课,并主要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总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学校对于每门课程规定其学时数,一般来说,理论课程的课内学时每16-18个学时计1学分。有的学校采取17个学时计一个学分的较为折中的方案。对于实验课程,课内学时每24个学时计1学分。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读每门课程之后都要进行考试,如果考试达到合格标准(有些学校将某些基础课程要求提高到中等以上),即可取得相应的学分,最终获得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必要最低总学分即可毕业,一般为145分。

学年学分制有别于原来的学年制的地方主要有:

1、修业年限弹性和适度放宽留级条件。从应征大学本科生145个总学分的标准和目前的教学安排现状来看,学生一般需要在4年的弹性年限内修完这些课程和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学校不再强调必须在相同时间学习相同课程,对每学年、每学期获得的学分只要不超过最大值就没有硬性要求。

2、部分课程的选择灵活度增大。部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为若干个专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专题进行选读,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

3、部分课程可免修。学生到校学习之前,除必须参加高校的统一招生考试之外,还可以根据有关规定选择参加一些单科结业统一考试,合格者到校之后可以申请相应课程的免修,并取得学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