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适合小学生看吗?
小学的时候我最喜欢《山海经》,因为里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等。而且书里的插图都是手绘的,看起来特别过瘾! 不过那个时候对《山海经》的印象仅停留在“上古奇幻小说”的阶段,直到高中突然开始流行玄幻小说,我才重新关注到《山海经》这本书。
当时非常迷唐家三少,他所有的书几乎都看过,其中就有一本《惟我独仙》,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只见眼前一片青翠,却是大片树林,而在树林外面,一条河缓缓流过……” 我愣了一下,这好像哪里出现过……啊,想起来了,这条河叫源河(原河),这个地名在《山海经·大荒西经》里出现过: “西北海外有山,名叫昆仑之墟。有人戴胜,虎齿豹尾,身上纹着五彩花纹,这是西王母的臣子;有兽名曰禺疆,形状像猿猴而又长着白色的鬃毛,戴着尖顶的帽子,穿着镶边的鞋子,脚踩冰上,还能翻跟头,这是海神禺疆的手下。东海之外,赤岸旁边,有两个神,一个叫禺强,另一个叫做禺京。这两个神长得一模一样,都有红色的头发和眉毛,身上的花纹都是青黄色且呈椭圆形。
他们住在东海里的流波山,山上居住的神都是他们的臣子。流波山的东边是壑市。” 这里出现的人物,西王母臣子戴胜的形象与《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其状如鸡,五色而文,名曰凤皇”的凤皇相当接近;西王母的另一臣子“身披五彩羽毛,形状像禽鸟,叫声如同婴儿啼哭”,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嘛!
还有那个在《山海经》里被称为“水兽”、“共工”的“鲧”,到了《淮南子·本经训》里变成了“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的“颛顼之叔”。这些故事中的神仙妖怪们,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简直就和现在的修真小说一个样! 后来,我又找来了《山海经》原文来看,发现里面的内容更加让人吃惊:那些我们以为起源于西方的神话传说,其实早在《山海经》里都有了完整的记载——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还有那不周山、瑶池等,简直比现在的小说还要离奇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