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猪用什么字?
在古字典里面,“猪”字的繁体字為“豬”,偏旁为“豕”。《說文解字·豕部》中記載:“豕,彘也。象形。豬或作豕。” 《集韻·紙韻》中又記載:“豬,豬豕。”可见,“豬”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和戰國文字之中。秦簡中寫作“彘”,漢簡中多作“豕”。
我收集了各朝代的“豬”“豬豕”二字字形,做成了字形演变圖。 “豬”字變化不大,而“豬豕”二字則有較大變化。“豬豕”二字始自小篆,到唐楷才定型。 有人問“豬”字有沒有可能就是“豕”字的異體字?答案是否定的! “豕”字的本義是豬。《說文解字·豕部·豕》中說:“豕,豬也。从其形,象其聲。”也就是说“豕”字是象形字,而“豬”字音同“豕”,義同“豕”,但是不是象形字。它是一個會意字,字邊爲“豕”——代表豬的骨骼。內部爲“禺”——代表豬的頭。合起來的意思便是“豬”。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有句“豚魚滿筐”,其中的“豚”便通“豬”。
《周禮·天官·庖人》中有句“宰夫胹豚”,其中的“豚”也通“豬”。 那麼“豬”與“豕”的区别在哪裡呢?古書中講,“豬”是可以用来祭祀的,而“豕”則不能。《周禮·天官·庖人職》:“庖人、亨人掌共六畜、六禽之食為膳。”注:“亨,謂煮肉使熟。”“豕不亨。”“豬祭用特。”註:“特,一豬。”“豬所以祀五帝。” 用現代的語言文字表述就是:“豬”可以進人口糧,而“豕”只能進入祭品。 所以,“豬”可以食用,而“豕”不能吃。 但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問題:假如“猪”字從“豕”,那麼“豕”字豈不就成了表示“猪”的專用字嗎?可是,“豕”除了表達“猪”的意思之外,還能夠表達其他意思,如“家”。《論語·子結篇》:“公冶長可妻也,雖無行,善孔子。”其中“行”便是“品行”的意思;再如“事”,《論語·衛靈公》:“事君,能順令。”其中“令”指君王之意。凡此等等,“豕”都擔當著不同的表達功能。若“豕”只是專屬於猪的字,那麼,它應該像“魚”字一樣,只表達一種意思——這显然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