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是朝西的?
首先明确一点,生肖是东向西排列的(以东方太阳升起的方位为起点),与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没有关系! 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动物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在古代的计时法中,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由一个时辰一个时辰连续计算,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地支。如子时为23时至1时,丑时为1时至3时,寅时为3时至5时,以此类推……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将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配对,形成了甲子乙丑等六个组合,每个组合分别记为一个“元”;然后将这六个“元”按顺序循环记录每一天,这就是“天干地支纪日法”“十天干”即甲丙戊庚壬五个阳干,“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把每一天和每一个月乃至每一季都确定下来。在时间计算中,一个周期为一年——也就是现在公历的年度,而每个月则用干支表示。 不过,古代没有统一的新历,因此各朝代的公历日期并不完全一样。为了换算方便,人们给每一年设定了一个“起始点”——正月初一,以此作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及公历的计算依据。
而每年的这一天,正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时月亮运行到正南方最高的位置,冬至也即将到来。从这一天的上午开始,太阳逐渐向北移动,白天的时间也逐渐长起来,直到冬至那天,阳光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大值。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白昼逐日缩短,直到春分那天,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北回归线。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
根据这样的规律,我们把每年立春后的第一个朔日定为“春节”,以便于安排农事。 由于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望”,所以,当太阳再次回到南回归线时,既望,农历六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便是大暑节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