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是什么生肖?
牛 《诗经•小雅•大序》曰:“五之为阳极,尊极而反致阴侵阳;七之为阳中,天中之孤阳运行到尽头而发生阴阳离绝、世界颠倒的危险”。 古人把一年划分为十二月,每周又分作六日,每天分为十二时辰,并以此推演人生的命运变化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其中农历十一月为子月,阳气从极弱逐渐生起,故言“冬者终也,万物不容”。十二月为丑月,阴气极盛,故言“冰封雪飘,万物不见”。正月为寅月,阳气萌发,犹如刚出生的婴儿,力量微弱但生命力旺盛,所以有“新生之月”之称。二月为卯月,阴气渐消,如幼童阳气渐盛,开始学步。三月为辰月,如青少年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四月为巳月,有盛夏之势,万物茂盛。五月为午月,阴阳均衡,如壮年时期。六月为未月,阴气渐重,如晚年时期物候开始衰败。七月为申月,阳气隆盛,充满力量,犹如壮年时期能征善战。八月为酉月,阴气达到顶点,如晚年时期物候萧瑟冷落。九月为戌月,阳极气盛,如暴烈的壮年时期容易发生意外灾祸。十月为亥月,阴极气盛,万物收藏。十一月为子月,阴阳交替,犹如人生病体虚弱之时。十二月为丑月,阴盛阳微,万物不显。 在阴阳学说中,一阴指月亮,一阳指太阳,因此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阴朔或一阳晦(一个月为一期)。当月亮处于宇宙空间某个位置时,月亮的阴影部分恰好被地球挡住,这时叫“朔”,即月球阴暗的一面向着地球的那段时间。反之,当月亮的明亮一面向着地球的时候,就是“晦”,即月球光明的一面对着地球的一段时间。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初一十五月亮圆”的诗句。其实“朔”与“望”并不一定在初一和十五,也有可能在二十二、二十三等,具体日期随节气而变。因为月亮由朔到望再到朔是一个周期,大约需要29.530586个地球日,也就是十四天左右。
古人划分二十四节气以农历为准,由于月亮公转轨道非正圆形,因此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有长有短,最长相差14天左右。立春是农历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到了惊蛰时节,春天就过去了一半。雨水之后,惊蛰之前,尽管寒冷天气基本结束,但大地还没有复苏的迹象,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进入惊蛰后气温回升比较快,植物开始破土而出吐露嫩芽,正所谓“春雷响,万物长”“蛰虫震始振,粮穑乃盈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