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怎么看生肖?
“干支”(天干地支)是古代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历法体系,现在被广泛的使用于中医学、阴阳五行、周易卜筮等方面。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发明相当精妙之处在于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每年365.26日中,每一个节气间隔约15天。而农历一年中有十二个节气,一个闰月或两个闰月,具体加多少要看农历的年份和公历的月份差距多少,但无论怎样,二十四节气是固定不变的。 古人发现,当太阳运行到某个节气时,某些动物的反应最为敏感且有一定规律,据此可以判断节气变化并指导农耕生产。比如冬至时,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之后白昼逐渐延长;立春时,太阳转到黄道近正东位置,北半球气温开始回升等等……
由此,人们发现了天干地支这一简洁高效的纪年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我们现在的日历上所显示的“春节”“立夏”“立秋”等指的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被称为“节令”(现行的公历阳历)。而在古书所记载的时间推演过程中使用的“春分”“夏至”“秋分”等等则指的是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称为“气序”(传统的公历阴历)。
所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时间,会有“立春”和“春节”之分,有“春分”和“清明”之别,有“霜降”和“重阳”之分。虽然称呼不同,但时间的位置却永远是一样的。 不过,用干支纪年法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年份尾数没有“0”(现代数学中,逢十进一且没有周期性的数字叫做“非周期数”或者“无循环数”),这意味着无法直接记录年份,必须通过六十年一循环的“花甲纪年法”才能准确表述。当我们看到“甲子”或“庚子”之类日期时,要明白这只是某个甲子或庚子周期的开始而不是某一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