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什么生肖?
“(光)阴似箭”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处——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送孙高秀才序》: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天地之容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光阴就像奔腾的马一样快,从未停留过。有升有降的事像地球上的潮汐一样,是自然现象。 整篇序言都是苏大学士有感而发,论述时间过得很快,劝人要珍惜光阴。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句意思是:如果从永恒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的话,那天地之间就连一转眼的时间都没有;但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时间,那么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没有尽头。 这是宋代大儒张载提出的著名的“变动不居”“无穷无尽”的时间观。在西方哲学界,这种观点被称为“永恒轮回”或“无限循环”。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谈到,每个个体都以某种方式重复着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类似这样的论点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更是不在少数,比如东汉王充就提出过“前世往事,后世余晖”、唐代刘禹锡也有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言论。
生肖也叫属相,中国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雕塑、玩具、饰品、织染、刺绣等艺术作品。今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春节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团圆节日及其相关活动,以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娱乐方式,祝愿未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至少在战国时已有了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形象中。具体到每一个人,都是把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种动物分配给每个人。
十二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循环不止,每逢农历新年,人们便把十二生肖和生肖动物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融合于年俗文化娱乐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