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卫生学校有哪些?
学校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重庆普爱医院”,1955年独立建院更名为“重庆第一医学院附属医院”,1959年随重庆医学院定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文革”期间曾一度沿用“重庆第一人民医院”名称。全院占地面积221.69亩,建筑面积31.82万平方米,开放病床3100余张,2017年门诊245.38万人次,急诊11.00万人次,住院13.27万人次,手术5.25万台次。
医院现有在职员工41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50,硕博士学位1300,博士生导师66人,硕士生导师249人。有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重庆市院士后备人选、高端人才及“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重庆英才“创新引领人才”等各类人才称号240余人。
学科建设
医院下设41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开设两江新院区、渝北分院、龙洲湾分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疗美容科。
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分中心2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3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8个、重庆市三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11个、重庆市二级医学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7个。
医院科研平台完备,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临床培训基地、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学科、重庆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重点实验室、中药与化学药物临床评价重庆市工程实验室、11个三级实验室、10个二级实验室、国际SOS救援中心中国重庆合作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配有PET-CT、3.0T 磁共振、256排螺旋CT、大C臂、SPECT、ECT、多间数字化复合手术室、各类内镜等医疗设备和高效液相色谱、飞行质谱、二代测序仪、生物信息分析工作站等大型实验室设备。拥有近4000平方米的集动物房、SPF级实验室、普通实验室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实验大楼。《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和《临床超声医学杂志》主办和承办国内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
医院是国家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导师294人。承担7个专业的临床教学和17个专业方向的临床见习带教任务。获国家级、市级教学科研立项30多项;获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160多项,其中二等奖4项;教师获国家级、市级教学奖励25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奖220多项。
医疗技术
医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医疗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心脏移植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批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近三年来,成功实施心脏移植17例,ECMO200余例,介入治疗2.4万例,胸腔镜、腹腔镜、机器人手术3.8万例;三、四级手术超过80%。
同时,医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举办国际、全国及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60余场次,有500多人次在国家级、市级各类学术组织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