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立春是什么时间?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每年的公历2月3日或4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进入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日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也就是今天的春节。
“春”者,“岁首”也。从这一天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当嫩绿的春芽冒出头来,大地开始解冻,一侯东风解冻。 二侯蛰虫始振。蛰居的昆虫苏醒,蠢蠢欲动。 三侯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游动于水中,如同背负冰块一般。
“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都是描述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在古人眼中,这不仅是立春的特征,也昭示着一年农事的启动。这一天的习俗中,就有不少与农耕有关的。 立春祭典 迎春和鞭春是立春重要的习俗之一。
迎春,是民间最重要的迎春仪式。“立春日,官民俱春衣,戴春花,进春杯(酒),迎春于东郊。”(《吕氏春秋·季冬纪》)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庆典,敬天法祖,祈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鞭春,亦称“打春”“鞭春牛”。用土牛或者纸牛,象征耕作。古时,人们以土地祭祀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到了唐宋时期,才有了“鞭春”的习俗。
明清以后,“鞭春”成为立春的重要习俗。人们用泥做土牛,用纸做纸牛,在庭院中摆上佳肴盛盘,点上蜡烛,家长率领子媳,晚辈手持扫帚簸箕,一边舞一边唱:“打春来,正月剪窗花,二月弄秧苗……”直到把“春牛”打得稀烂,寓意着把一年的瘟疫病痛全都消灭掉。 吃春卷 在一些地区,立春有吃春卷的习惯。取意“春至而食物生焉”。
春卷是用面粉擀制的薄饼,裹挟青菜、豆芽等凉拌菜食用。虽然外形似饺子,但制法的差别较大。 春卷的做法比较简单,在蒸锅上铺上湿布,放入春卷生坯,大火蒸熟即可。 炒田螺 在很多地区,还有立春吃田螺的习惯。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口角炎。
做法也比较简单,将田螺用清水浸泡,刷洗干净后可放姜葱爆炒,也可以加入豆瓣酱、豆豉、辣椒、白糖等调味品煮食。 还有许多地方在这一天有“咬春”的习惯,比如吃萝卜、吃韭菜等等。
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升发。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养生重在生发,而生发必须重视阳气的旺盛生长。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具有辛散生发作用的食物,如洋葱、芹菜、香菜、桂皮、花椒、韭菜、生姜以及大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