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猪是什么颜色猪?
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节气到来,意味着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温度开始逐渐升高;虽然寒流依旧频繁,但气温绝对值已经在降低;华南地区已经有春的气息。 按照传统的阴阳五行来划分季节的话,立春是阳极,是“红”色,所以古代有立春之日“红针”、“红丝”、“红纸”系的习俗。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立春日,富家妇女,梳晓鬟(胡)而盛饰。谓春何不来。旦夕,视春阴晴,卜一岁丰歉。又,以红笺书‘迎春’二字,或贴门额上,或插窗户上。”“红”不仅指色彩鲜艳的红纸,而且还包括深红色的辣椒、灯笼椒以及紫色茄子等喜庆之物。所以,旧时北京人在立春这天有个“探春”的民俗,就是带着这些象征吉祥如意的“红色”去野外探寻尚未发芽的春草。
除了“红”之外,立春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白”即雪花纷飞。北方大部分地区在立春期间,依旧处于冰封雪飘的严寒天气之中,华北平原更是有“立春打雷,十处猪圈九处空”的农谚,说明气温骤冷,有可能会冻坏猪的肠胃导致瘟疫流行。
当然,这一年的猪肉供给依然紧张。根据史料记载,公元300年至公元500年间,黄河流域出现小冰河期,气温比现在要低得多。汉朝的时候,东北的野猪因为寒冷而被迫往南方迁徙,因此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山猪”或者“野猪”的记载。到了晋朝,由于气候更加严寒,中原不少地方“草木凋枯,人影无随”,连生活在四川盆地的熊猫都爬到树上躲避寒风。
为了应对寒冷,人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衣服,点燃火把出行,夜晚照明也是用火把,就连吃饭用的碗筷都是粗犷的大碗,如此才能抵御酷寒。 据专家估计,小冰河期的低温大约比现在气温低了三至五度。
在这样的极端气候条件下,很多动物都被迫四处迁徙寻找更温暖的栖息地。比如长江中游的鹤类动物,因为不耐寒冷,就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进入青藏高原过冬;而位于长江下游的苏州虎丘,则出现了“虎不归山”的奇观,也就是老虎跑到人口稠密的地区栖息下来。 那么在这一时期,作为重要的食品肉类来源的野猪可能真的变得“无处可寻”了! 所以从史学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无猪可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