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盲春年吗?
不是,因为今年立春在腊月二十三(1月23日) 所谓“盲春”,即人们看不见春天的到来,以农历腊月计算,如果进入腊月没有立春节气,那么就要到正月里看看有没有“立春”,如果有,那么这个立春就是“盲春”;如果没有,则下一年的立春才是“盲春”。 为什么要有这一说法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而农事又是建立在农历基础之上,因此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农历与公历之间的时差问题,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
比如二十四节气、花信风等,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至于立春这个节气,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确立了,但是它的来临却并非总是一年中最早被看见的阳气萌动之时,因为在它之前还有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
大寒和小寒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此时虽然白昼一天比一天延长,夜晚却是最短的一天,气温也并没有明显回升,所以草木依然处于休眠状态,当然也没有立春。只有到了立春,白天渐长,夜间愈短,气温上升,万物复苏,这时的天气才是真正的一阳初生,万物始生。
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其实是指连续5天的日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时期,当连续5天日均气温高于10℃且接近22.8℃的时候,春天就不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每年的初次寒潮来袭不至于太晚,立春总是春天来临的标志。 而对于那些仍然遵循古训的人,我想说的只有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