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入伏是几点?
今天(7月13日)开始正式入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初伏:7月13日至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至8月1日 末伏:8月2日至8月11日 所谓“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起,经过“三庚”就到了“大暑”节气了,这是初伏的时间。而今年的“三庚”出现在7月20日至22日。因此初伏从7月13日到22日,共10天。中伏是公历7月23日到8月1日,共10天。末伏是从8月2日到8月11日,共10天。整个三伏时长40天。
每年入伏时间都是固定的。按公历计算的话,每年入伏的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立秋前最后一个庚日结束。其中冬至、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十七个节气均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中伏天数由夏至至立秋之间的第一个庚日确定,末伏则是秋分后的第一个庚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夏至到立秋之间可能会有一个或两个中伏,具体有几中伏要视“庚日”出现的早晚而定。如果“庚日”出现在夏至和立秋中间,则当年有 “中伏”;如果“庚日”在夏至后立秋前全部出现,则在这一年没有“中伏”。
当然,虽然每年都有固定的入伏时间和中伏,但是不同年份的“三伏”天气却是不同的。这主要与当年的气候有关。例如2016年的三伏天就比正常的三伏天短了整整十天。这是因为2016年出现了“六月中伏”,而往年只有“五月中伏”或是“无中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