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前和考研后形象差多远?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我高考的时候是个妥妥的学渣(学渣的定义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那个学生),虽然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211,但是大学前三年的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大一大二基本上没有学多少东西,到了大三开始紧张起来,成绩也还是一般般,所以最后决定考研。我记得当时从大四下学期开学开始就每天泡图书馆,除了期末考试那几天回学校,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图书馆,当然,在图书馆也不是像高三那样拼命学习,只是比大二大三的时候更努力一点罢了。这样持续了一两个月,到四月底,我的课本基本上看完了第一遍,于是我开始做真题,一边做题一边复习知识点。因为我是边复习边做题,所以感觉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六月份,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放弃一切娱乐活动(之前虽然没有玩电脑和手机,但偶尔还是会看一会电视或者出去逛一下的),每天九点起床,七点半吃晚饭,下午五点和晚上十点左右各加餐一次,除了必要的洗漱和休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复习知识。这个阶段我的效率很高,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也感觉很累,但很少感觉到压力很大。
这个时间段的我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驾驭专业课的知识了,同时单词和短语我一共整理了两遍,真题也已经做完一遍。八九月,我开始第二阶段的复习,这一段时间主要的任务是继续背诵和记忆,同时结合书本和笔记完成好选择题和大题部分。这期间我也参加了一个英语作文班,每天花半个小时听网课,然后练习一篇作文。每天我都会抽时间看看政治网课,熟悉一下时政热点。十月以后,除了每天的固定任务以外,我开始做历年真题(每一道题都要反复研究),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并让研友帮忙修改。每天也会抽出三十分钟的时间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在脑海中整理和归纳。
进入十一月,我很担心自己的知识出现遗忘,所以除了每科每天都要复习外,我还根据科目特点增加了复习的次数。比如数学我是每天两章内容,课后马上进行练习;政治是我除了马哲和毛中特其他板块每天复习两章节后再整体过一遍;英语是每天两篇阅读外加一篇完型或新题型;专业课则是直接开始背论述题。这个时期的我已经开始做一些模拟试题了,并且每科都会留出近几年的真题用于最后的冲刺。在这个阶段,我基本上不会再花大量的时间去重新复习已经熟悉的知识,而是将重点放在查漏补缺上,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总之,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那么浮躁且能沉下心去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原来就很喜欢的事情还是原本觉得很苦闷的事情,例如锻炼身体、背单词等,我能做到每天定期去做,就像完成工作任务一样,而这种坚持正是考研期间培养的最宝贵的品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