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为什么这样排?

蒲丽范蒲丽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简单说下干支的来历和它们的特质,这对你理解后面内容会很有帮助。 古人建立了一套以“天干”、“地支”为主要内容的纪年法,称为“农历”,也简称“阴历”;与之相对的是“阳历”,以公历为代表。二者区别在于阳历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准,把一年定为365天或者366天(闰年);而农历则以月球公转周期为准,一个月定为29.5301天(平月)或29.5307天(闰月)。

这种不同,直接导致了二者的日历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阳历是固定公历日期,每月第一天为朔,最后一天为望(初一至十五)。农历则不然,朔望月存在差异,且受二十四节气影响有所变化,所以农历每个月第一天不一定是朔,最后一夭也不一定是望。

在传统中国民间,人们普遍根据农历的日子来安排生活和工作,如“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而西医西药以及现代工业则是依据阳历计算时间,因此当农历与阳历对应的时间发生冲突时,通常以阳历为准。 这是干支来源的最根本原因——用于记载月份的变化。

其次来说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实它们代表数字不是12345678910,而是: 子(鼠)=1,丑(牛)=2,寅(虎)=3...... 具体原因是,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排列规律能够被12整除,于是将一月分为“上旬”“中旬”“下旬”,每一旬分别用一组天干地支表示,每十天为一个节点,这样就能推算出任何一天属于哪一天,哪个季节,甚至是今年是否是闰年。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又发现了“置闰规则”——“三年两头春”,即每隔3年或5年或7年就有一个没有“立春”的年份,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而“立春”在农历上的位置也有变动,有时在前半月有时在后半月,如此循环往复。 为了表示这一特点,人们把原来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了优化,变成了现在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酉戌亥”,并把“子”放在第一的位置,象征“万事开头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