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青年指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鼠,又名为“子水”;丑牛,又名为“辛丑”、“乙丑”等; 寅虎,又名为“壬寅”、“甲寅”等; 卯兔,又名为“辛卯”、“癸卯”等; 辰龙,又名为“丙辰”、“戊辰”等; 巳蛇,又名为“丁巳”、“己巳”等; 午马,又名为“庚午时”、“壬午时”等; 未羊,又名为“辛未”、“癸未”等; 申猴,又名为“壬申”、“甲申”等; 酉鸡,又名为“癸酉”、“乙酉”等; 戌狗,又名为“丙戌”、“戊戌”等; 亥猪,又名为“庚亥”、“辛亥”等。 十二生肖的起源,最早见于文献称:“轩辕氏制干支,以纪岁月。”(郭璞注《水经》引《春秋命历序》)。
后来,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传说:有说是黄帝制作的,有说是伏羲制作的等等。 不过,这些传说虽然有趣,但都不可信。因为古人并不可能把一种自然现象或者某个动物的神性作为纪年的起点,更不会以“年”为单位给它们排序。这种观念,在典籍中是没有记载的。 实际上,十二生肖的源头,就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的出现,比“岁星纪年法”要晚得多。 而且,这十二地支中,除了“子丑寅卯”四个地支外,其他各支都有两种含义。比如“辰”,既可以代表农历三月,又可以代表农历二月,以此类推…… 当人们遇到这两个月的分界点时,就会想到“辰”字。当遇到子月(阳历12月至次年1月)和丑月(农历十一月)的分界点时,又会想到“子”和“丑”二字。 这样,人们就把某个月用某一地支来表示,而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用两个地支来表示(早上五点到七点属“卯时”,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新历法——“干支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