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俸是怎么生肖?
“俸”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是“赋税也,从禾封声” 。也就是说古代的“俸”是指官吏每年按定额向君主进贡粮食,也就是工资福利了,跟现在发工资的意思差不多。而这个“封”字的意思是“天子之爵禄,从豆丰声”,指的就是古代赏赐给有功之臣的粮食,也就是奖金的意思。这两个字其实意思相近,但读音不同,所以不能通用,现在“俸”通“捧”,而“封”则读作fēng。
再往前的字典里,“俸”和“封”的意思就更近了,可以说基本一样,都是指代君主赐予臣下的礼物,不过封多是赐给有功之臣,而俸则是官吏们的日常报酬。比如《礼记·月令》上说,周代季秋农历九月要“祭五帝”,还要“劳农以休息之,惠颁俸廪”,这里的“俸廪”就是每月发口粮的意思(古代的粮仓常建得很高,以防鼠咬虫吃和雨水浸泡)。
又比如《战国策·齐策二》上记载苏秦游说齐王时这样说:“今窃闻齐有孟尝君,招致天下之士……舍人之求谒者,门如市人;车马往来,络绎不绝……”这里的“络绎”其实就是“连亘不绝”,形容的是求见孟尝君的士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像赶集一样,用现在的词就是“人山人海”。
当然,作为周朝的东征大将军,武王伐纣以后所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们,每年也要向周王贡献一定的“贽”礼,这就是《礼记·曲礼下》所说的“觐礼,天子视右,礼毕,赞献者,以其物致之,其言节,谓之贽”,这种“贽”礼一般是在秋季举行,所以也叫“觐献”。这些礼物包括牲畜、谷物、香料等,种类很多,但肯定没有固定值,要看国力的强弱和国土的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