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的生肖是哪个?
子鼠,子鼠在属相中排名最后一,称为“子鼠”、“子水”、“鼠土”。 十二地支中,与子鼠相对应的是午马,俗称“寅卯辰”三刑,“午午自刑”。 《礼记·月令》谓子月(十一月)行夏令,则“水潦结坚冰,土乃凝寒;”又《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之社日,稷曰祀。”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今时八月祭灶,先腊一日,谓之祀日也。”“冬月之腊月,天子祈年于天宗,大聚群神之乐,曰嘉平。”——此二段皆言十二月修祭祀之事。
唐太宗《元日》诗:“腊尽春回万象新,神州万物遂欣欣。”宋苏轼《除夜野宿松江亭》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此两段皆言正月元旦迎春接福之事。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元夕》载:“上元之夜,妇女游灯市,买灯笼、纸罩沙柳(即串柳),各有主名,不得乱走。”——此一段记正月十五元宵节姑娘们看灯玩耍之物、规矩和忌讳。 二月春分,桃始华,仓颉造字,一阳升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阴阳相推,万物滋荣。故名为阳月。”“仲春之时,草木茂盛,阴气幽沉,阳气勃发。”——此二段话都源于《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其中对二月做了很详细的解释。
汉刘向《说苑·奉使》载:“赵王使人视秦王病,反报曰:‘秦王病益甚。’” 《战国策·赵策四》载:“秦王病,召蔺相如至京师,病愈。”——此二段皆言赵秦之争,秦国王患疾之事。 三月清明,桐始华,田鼠化为鴽,明开始变亮。唐代杜牧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即是描写这一节气景象。 宋朝朱淑真《春日》诗:“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此处桃花指梨花。 清顾禄《清嘉录·三月·桃花浪》:“三月桃花浪。苏郡(苏州)河干,桃花盛开。” ——此一段话均言三月桃李争春之事。 四月麦秋,槐序月梁。《礼记·月令》孔颖达疏:“四月阳气已盛,故号麦秋。”——此一句说明四月芒种到夏至之间,正是收获的季节。
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榴花不碍青天舞,绿杨陌上多芳草。——此两句写五月初夏景色。 张舜民《卖花声·端午》词:“碧艾香蒲处处忙,穿针引线庆端阳。”——此一句话讲端午节人们在河边采蒲草、艾草等事。 五月端阳,百草煎汤沐浴。南朝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纪》中有关于五月五日采百草之俗的记载:“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此一条记录着古时湖北一带的人们用草药洗浴祛病防疫的事。
唐王建《宫词百首》之六十九:“池边新种藕生池,才得根芽便有情。初换紫罗襦著处,早教荷叶捧华星。”——此一首写皇宫之中夏季早起浇洒荷叶、侍奉君王之劳。 六月大暑,荷莲盈池。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宋代文学家苏辙有诗作《纳凉》:“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此一句描写夏日午睡之美。
南宋谢枋得《小暑吟》:“地煮天蒸望欲焦,暑难除,日如烧。”——此一句形容小暑天气酷热难耐。 七月立秋,金风渐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此一段解释立秋的由来以及气候现象。 南宋范成大《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赫曦如烫头。”——此一首描绘了秋日田间劳动生活场景。
元朝杨允孚《滦京杂咏》之二《立秋》:“玉露凋伤枫树林,西风扫尽碧云天。——此两句写立秋之后景物萧瑟,秋色渐深。 八月白露降,寒蝉鸣,鸿雁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此节气的描述是:“处暑,八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一句说明处暑节气意味着酷热天气到此终止。 南宋吴文英《忆旧游·寄汪彦章》:“叹匆匆又是重阳,雁信无凭,月皎风清。”——此一句写重阳节时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九月寒露,菊绽放,丹桂飘香。东汉时期《周书·元包》载:“封禅山陵,露沾衣裳,丹光耀日。”——此一句说明古时帝王举行封禅大典时的气象特征。北宋欧阳修有词作《踏莎行·元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一首词描写新年元夕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