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属什么生肖?
“敬德”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武卫大将军,姓尉迟,名敬德。 公元61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尉迟敬德出生在今山西万荣县一个鲜卑化匈奴人家庭里。因为其祖父曾经担任过北魏的丞相,所以尉迟家族属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朝汉化的匈奴贵族世家。 到了唐朝初期,虽然民族融合已经进行得非常彻底了,但是作为“胡人”的尉迟敬德还是经常被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视为“蕃人”。
不过,由于在唐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无论是开国功臣还是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大多被汉化得很深,甚至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像尉迟敬德这样能流利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属性反而成了他的特殊之处。于是乎,这个在唐朝早期一直被视为“蕃人”的首领,最后反倒成了唐朝统治者引以为豪的民族英雄。 当然,能成为让唐朝皇帝引以为傲的英雄,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尉迟敬德本人确实有能力。
早在隋末战乱之际,尉迟敬德就投奔了当时崛起于关中的李渊父子,因为在行军打仗方面很有天赋,所以尉迟敬德受到了李渊的特别赏识,一直深受重用。
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尉迟敬德继续受到宠信,官拜右武侯大将军。后来,因唐太宗想建立一支亲兵近卫武备,亲自训练了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骑卫军队,并任命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为统帅,而尉迟敬德则被任命为副统帅。
为了表示对这位突厥族老将的宠信,唐太宗还赐给他一对价值连城的“宝刀”。据《旧唐书 • 仪卫志》记载: “宝刀二口,金装柄,赤金镂花饰环。刃上嵌真珠六颗。以御马一匹赐敬德。”“马五匹,并鞍辔,赐敬德。”
只可惜,这样一个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老将,晚年却遭受了悲惨的命运。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身为唐太宗贴身侍卫首领的尉迟敬德与太子李承乾以及魏王李泰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结果,因为李泰向父皇诬告两人谋反,尉迟敬德遭到贬黜,幸得唐太宗明辨是非才免遭诛杀。
但此事已给尉迟敬德的心理造成了极大阴影,使他对唐朝的皇室产生了深深的疑念。
不久之后,已经年过花甲的尉迟敬德请求归隐故里,得到许可以后径自回到山西万荣老家。后来,尽管唐太宗多次下诏征召他复出任职,但尉迟敬德都以病辞谢,并在隐居期间亲自参与了家乡堰塞湖——薛公淀的整治工程。
公元658年,尉迟敬德在万荣病逝,被追赠为司徒,谥号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