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有几个是红花?
12个(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红花的说法出自《周礼》,原话是“仲春祭日,以昏时祀之”,就是说在春分这一天,黄昏的时候祭祀太阳神。而“仲夏夜月”则是夏至的第一个晚上月亮最圆的时候,所以古书里一般把“仲夏夜月”和“仲春祭日”并称。
从农历来看,这两个时间正好都在“二十四节气”里面。 “二十四节气”来源于黄河中游的黄河流域,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非常适宜作物生长;而且这里的地形比较平坦,有利于水利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农田灌溉,因而这一地区也最早实现了家畜饲养、粮食生产和定居生活。
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先民智慧的结晶,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将一年划分成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分别对应不同的物候特征,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春分(3月20-21日交节)和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就是其中的两个节点。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人很早就对太阳和月球的运动规律有所了解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历法。 月相变化有“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周而复始。而关于太阳的活动则有“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
这些名称中有很多具有诗意的美妙称谓,比如“莺飞草长”的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桃红柳绿”的春天还有“春分”“清明”“谷雨”。而“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的秋天则分别对应“秋分”“寒露”“霜降”。 而作为红花中的两个重要节日,“冬至”和“夏至”其实很有讲究。 “冬至”不是最小也不是最大的阳极,而是第一个阳气萌动的节气——“冬至一阳生”。这之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温度也逐渐回升,所以“冬至”素有“冬节”“小年”之称。 “夏至”则是所有节气里白昼最长的一天,其后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