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什么生肖?

战馨呈战馨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杨坚建立隋朝时,公元581年,己未羊年;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灭掉南朝最后的陈朝,统一中国。这时候正好是癸酉鸡年。所以“大隋”的图腾应该是“未酉鸡”。

而隋炀帝即位时,公元604年,甲午马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爆发农民起义,这时恰好又是壬辰龙年。所以“隋炀帝”这四个字可以理解为“马年建龙宫”或者“龙年生龙子(孙子)”,“龙子”也就是“世民”。

李世民继承皇位后,公元627年,丁丑牛年。这时候刚打完突厥,唐朝元气未损。第二年丙子鼠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被立为太子,从此开始专心于朝政,大唐的崛起从这一年开始慢慢拉开序幕。所以“唐”字的金文应该写成“牛鼠”之形。 到了“贞观之治”时期,公元634年,甲寅虎年。这时大唐国力已经达到极盛,所以李靖等名将纷纷出征,唐军在西线打败了吐蕃,在东北方打退靺鞨人的进攻,最远的一次扩张甚至到了中亚的石国。不过这时候的唐军主要战斗力还是骑军,还没有完成由骑马作战向攻城略地重步兵的转变。

等到我们熟悉的唐朝后期出现的时候,“唐”字就已经变成了“丑未之地”,用象形字表示就是下面这样: 而此时唐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也开始出现问题,除了安史之乱这样的内部叛乱之外,唐王朝在边塞的攻伐也陷入泥潭,唐军和游牧骑兵的作战越来越依赖阵型密集的重步兵。

公元755年,乙巳蛇年,安史之乱起,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开始逐渐减弱。这时南方经济已经开始起飞,后来居上。但唐中央为了平叛安史之乱,居然调遣南方藩镇节度使王仲甫派兵助战,可以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慎淑慧慎淑慧优质答主

生肖又称属相,中国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作为十二生肖的次序排列,已经数千年没有变化了。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有很多说法,这些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生肖的由来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生肖纪年法其实并非中国古代纪年法,生肖文化也非中国本土文化,生肖动物,属于外来物种,如作为陆地生物的鼠和兔,在中国上古三代尚没有名字,更不可能纳入中国本土图腾的选题之内。生肖是外来文化的痕迹非常明显。生肖纪年法是在东汉时期才正式进入中国纪年法的序列的。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域,有了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西到大秦的罗马,全长7000多公里。这条丝绸之路,在中国和西方之间搭起了一座文化,贸易和军事交流的桥梁。东汉初年传入中国的佛教,依靠丝绸之路,迅速在国内传播开来。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也借助中国历代王朝不断向周边国家传播。佛教的传播,带去了大量佛教文化,生肖纪年法就是随着佛教文化一起传入中国的。

中国第一部明确记述十二生肖的古籍是《论衡》。《论衡》是东汉王充撰写的一部力辩祛妄之书,王充生活年代是公元27——约97年,在其《论衡》一书中明确记载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动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可见最晚到王充生活的年代十二生肖文化已经进入中国内地。

十二生肖纪年法是和十二地支纪年法相配使用的,十二生肖进入中国之后,一开始还曾引起汉文化的排斥,东汉时期郑玄在注解《周礼》时便明确表示反对十二肖兽纪年法,认为“辰为两属,非其类”,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十二生肖纪年法才渐渐盛行起来。可见,十二生肖纪年法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足2000年。

隋朝存在时间为581年3月——618年4月,也就是从隋文帝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开始到隋恭帝杨侑被灭为止,正好存在37.1年,如果用十二生肖纪年法计算时正好是两个周期再加一个巳年和一个午年,也就是正好两个龙年和两个马年,这两个龙年分别是596年和608年,这两个马年分别是597年和609年。如果按照地西支纪年法时正好是一个“己巳”年(599年),一个“戊辰”年(598年)一个“辛未”年(601年)、一个“庚午”年(600年)和一个“丙子”年(606年,杨广年号大业二年)和一个“乙亥”年(605年杨广年号大业元年)、一个“戊戌”年(618年杨广年号大业十四年),一个“丁酉”年(617年杨广年号大业十三年),一个“癸卯”年(603年杨广年号大业九年)一个“壬寅”(602年年号开皇十三年)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