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日什么生肖?
“生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秋水》,庄子与惠施在大濠上争论的题旨之一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生态”概念在西方出现较晚,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9年提出的《生态论》一书中首次全面阐述了“生态”的概念。 可以肯定地说,“生态”这一概念是中国文化中的固有词汇。但“生态”含义演变到现在早已超越了当初“草木华实之谓”的范畴,成了人们长期广泛使用的指代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的用语。
目前关于十二生肖中哪个是“环保之星”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鼠是“环保之星”,其原因就在于老鼠胆量小不爱出风头,属于“低调之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牛,因为牛能耕地并且“头拱地”的精神代表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这不正是环境保护所倡导的精神吗?还有的人认为兔才是“环保之星”,理由在于兔子天生就有昼伏夜出的习惯,这正意味着它懂得保护环境——白天睡觉不用灯光照明,节省了能源,做晚上的兔子才可爱呢!
其实,以上各种观点均有道理,也都符合我们心中“环保之星”的形象。如果我们进一步细读《山海经》就会发现在上述四种动物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具有高尚品德的物种——“义鸟”“仁兽”和“信虫”——它们均具备“环保之星”的称号。
《南山经》云:“首山,其状如冠,尧舜之所建。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山君,善盗。”山君即犬戎,因其善于盗宝,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值钱的东西,更何况是价值连城的宝玉呢!山君无疑是“义鸟”的最佳代名词。
《海外西经》云:“诸沃之野……凤皇卵,民食之。”“诸沃之野”是指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这里的植被原本就稀疏,加上风沙肆虐,土壤更加贫瘠。然而,在这荒凉的西部却有一处宝地,那里生长着茂盛的树木,栖息着珍贵的鸟类,当地人甚至还用凤皇蛋作为食物,真是不可思议!凤皇无疑是最环保的鸟,因此也是“环保之星”。
《大荒西经》云:“沃之野,凤皇之卵,民食之。”郭璞注云:“沃之野,谓雍州之郊田也,今所在沃美,无复荒芜之处。”可见,这里的“沃之野”并非荒地,而是土地肥沃之处,正如它的名称“沃野”一样。在这里,植物的生长并不依赖于人类的滋养,它们自生自建,自由繁衍。这里生活着的鸟也是如此,它们不仅以植物为食,而且还会“理毛羽”(梳理羽毛)、“盥濯(洗澡)”甚至“贞戾(固守幽独)",难怪孔子会赞美这些鸟是“笃志而体(专心致志且身体健康)”、“仁义之人”了呢! 笔者建议将“义鸟”的称号赐予此处的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