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哪个生肖?

史至强史至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姜子牙”这个姓氏,是国姓,商纣时期有侯爵叫姜子牙的;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封师尚父(姜子牙)为诸侯,并赐他的姓“姜”氏,谥号“师”,合称姜师,又称姜太公、姜尚等。 “叔”这一称谓,属于尊称,与“老爷”类似,是对成年男子的通称。《仪礼·士冠礼》中有言:“叔云,吾闻之先君。”“叔云”即“叔称我听先君”之意。 所以单从姓氏和称谓来论,姜子牙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中的任意一种。 但问题是,在周武王封给姜子牙的齐地,有两个国都,一曰营丘,二曰临菑。

这两个地名有意思了:“营丘”,取义于丘如军营。《诗经·齐风·甫田》有“无田甫田”之语,毛传释“甫田”为“大田也……今齐地有牟(音móu)中乡亭,或谓古之甫田也”……“牟中乡亭”者,正是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至于“临菑”的意思就更明显了——邑临菑水。《史记·齐太公世家》:“齐侯乃封姜子牙于营丘……”裴骃集解引晋灼注引汉代桓谭的话说:“今青州临淄县东十里有一古城,又名平陵城,城有水城,水中生草,冬夏常青,故又谓之平陵。”“青州”即汉代青州刺史部的治所所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

由此可知,姜子牙被分封到山东后,最初的国都在临淄区的营丘,后来又迁到了潍坊市的平陵城。 而这两座古城市名的构成方式,正与牛,虎,兔,龙,蛇五相符合。

尤俊支尤俊支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中属羊的人往往具有热情冲动,感情丰富,心气颇高,胆气很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当然,这也不是所有属羊人的通性。人们常以羊作性格参照,称性格软弱和懦弱无能的人为“软弱如羊”、“胆小如羊”;称性格孤傲的人为“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称性格执拗的人为“不通情达理,固执如羊”。在十二生肖中,羊年出生的人在性格上往往具有羊的某些特征,从而影响着其命运的历程。

在周朝兴盛的过程中,在众多人物风云激荡的波澜中,有一位年过七旬,须发全白,操舟在黄河中的长者,他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亦称吕尚,人称“姜太公”。他虽出身于侯裔之家,却自幼游历于山野之间,有谋略,通谋略,通兵法,喜好渔猎,但性情孤僻,不问家庭的生产之事。年轻时不得志,便到商朝首都朝歌以垂钓、贩马为生。一次,他去孟津,适逢武王伐纣路过孟津,他即以八十之躯请求引见,于是,他自黄河归周,自此便开始辅佐周文王、周武王。

周文王非常器重姜尚,经常与他讨论国家大事,两人常商计至深夜。姜尚提出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作战原则,指出要创造主动歼敌的有利条件,必须从掌握士卒的疾苦着手,并要做到用时“取用于国”,闲时“养善于国”’;在作战指导上则应“谨候大乡(向)”,避实击虚,击其所不意之处。他向文王建议:“用其良,空其国”;“尽其禁,乱其国”;“攘其四彻,绝其邻邦”;然后,“天下未服,则用文王之籍,举贤以张之,分殷之邦屏,制其宗以令之”。这些计谋与策略成为周灭商战争的重要军事原则。

后来,周幽王昏庸不理国政,朝纲混乱,诸侯叛心。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78年),犬戎入侵,周幽王征兵勤王,但诸侯得知是犬戎来袭,不是申侯反叛,都不发救兵,周幽王不得已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姜子牙的第31代孙姜尚,就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和纵横家,食邑于齐,故人称“齐姜”。姜尚著《太公兵法》三百二十四篇,又称《太公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故称为《六韬》,又称《太公望金匮》。此书总结和概括了上起黄帝,下至汤武战争的军事经验,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军事的关系,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提出许多用兵的原则和策略,特别是对于军队的编制和车、步、骑、弩的混合战术,作了较详的探讨。由于姜尚在兵法、韬略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人们把他作为军师人物的榜样,故有“姜太公牙”的典故。人们常以“姜太公垂钓遇文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典故、成语或俗语形容和比喻军师谋臣或智谋韬略。

属羊的人,自古有姜尚的典型。姜尚的一生充满智慧,他以八十之年才登庙堂之高,辅佐文王。他具有胆略超人的远见卓识,是足智多谋的代表,成为人们心目中最有谋略的象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