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的生肖是什么?
龙 古代神话中龙的形状,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史前有很多“龙”的形象,但是都是没有眼睛的,也就是说古人描述的龙是“无瞳龙”。那么为什么要把龙描绘成“无瞳”的呢? 这就要说到龙的起源了,据学者们调查和推测,认为龙的发源地可能就是今天的泰国北部和老挝东北部,这里曾出土过大量的“龙形”玉器,这些玉器的形状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龙非常相似,而且都无眼睛。(图1)
图一 位于泰北的丹滴洛矿穴遗址发现的古玉龙 那为什么无眼的龙到了中国以后就流行起来了呢?这是因为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一个良渚文化,这个文化和其周围的其它文化都有接触并且交流,其中一个重要的贸易物品就是玉,所以在良渚文化以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带眼睛的玉龙(如图二)
图二 良渚文化玉龙 四千年前的先民为什么会相信龙这种虚拟的神灵?实际上这反映了先民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祖先能够像龙一样腾飞于天际,望向宇宙,去看见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事物。而龙的眼睛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指向苍穹、探索未知领域的象征。
从生肖汉字的字面意思来看,每一个生肖都有一定的表意作用,如「鼠」指穴中盗粮者;「龙」指有鳞的虫;「蛇」指有鳞而屈伸自如的虫;「羊」指羊字的本义是小羊;「马」指善跑的兽;「鸡」指虫与积,引申指鸟;「狗」指狗字的本义是犬,等等。
但对老鼠等一些动物的象形义,字面意思并不容易看出来,似乎有点名不副实或「名不符实」。这是因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的字形随造字本体的演变而改变了,与本体名称不一致。例如「羊」字像头有角的羊。后来本体的角形与头形融合,并加一表毛发的撇,成为如今的羊字了。
「蛇」的甲骨文字为(繁蛇字)像蜷曲的长虫并加以描绘,后来与简化字结合成如今之蛇字了。 「狗」的甲骨文为(繁狗字),像开口张舌,口下悬著一短链的狗,后来简省写成如今之形。
「鼠」字的甲骨文字有两种字形。一种是从臼从鼠,是会意字,因为鼠类喜爱在有粮食的地方打洞筑窝。另一种字形像口下悬著老鼠的头形,后来写为(鼠字繁体字),加上长发形旁的「毛」,成为如今之鼠字。
「猪」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体为「猪」。 「虫」字象有头足之虫,头上有触角之形,与「青」字原本为一字。「马」字的甲骨文字像戴辔头的马头正侧面像,后来加一长方的「尸」,再加一「巾」,表示辔头,成为简体字。
「鸡」字的甲骨文字为(繁鸡字),像有冠有喙有尾的鸡。后来加「虫」、「又」和长方「卵」字,成为(鸡繁体字),再成为简体字。「牛」字的甲骨文字像两角下弯的牛头侧像。后来,象形的两角变弯曲,写成简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