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无情,在古书上的解释是“不为情动”,那要讨论就讨论那些不动感情的,或者感情反应不明显的物种好了——当然,不表达不代表没有感受,也许只是把情绪掩藏在心底呢? 那么,哪些动物是无情的? 首先想到的是蝎子、蜈蚣等节肢动物,还有螳螂。这里要提到冷血动物这一概念,冷血动物(reptile)一般指爬行类,但实际还包括两栖类与鱼类,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体温随外界环境而变化,缺少高温高湿的繁殖地,所以爱情对于它们就像人类的友情一样,并不浓烈。
除了上述几类,我还能想到的不容易动情的就是水母,海星之类了…… 话说回来,有情或无情,都不影响它们成为美食。
在中国人眼里,猪一直是憨厚老实的代名词。有句谚语说:“马年好跑,猪年拱金。”可见,在过去漫长的农业社会,人们对于猪这种可以换来实实在在好处和收益的生物,还是抱有善意和友好的。在十二生肖中,“猪”不仅没有像鼠和狗那样被人看不起,反而有着不错的声誉和地位。
猪的本性是贪吃、贪睡、懒惰以及胆怯,它所代表的含义也一直是安逸、偷懒、奸诈、贪婪、自私等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猪就代表着愚昧和无知。比如古希腊人把猪称为“愚蠢至极的生物”;古罗马人视猪为“恶魔而不能与人杂居的牲畜”;在英国,“猪”是骂人的一种低级字眼,人们把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人斥之为“猪猡”、“畜生”、“肮脏的猪”等等,而且流传到北美和中国。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猪被赋予了诸多负面的东西,但中国人似乎并未在意这些外国的评论,一直坚持将猪作为可爱的动物和善良的象征。
实际上,中国人对待猪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那么相应的猪的性别自然也就有了尊卑之分。先秦时期,猪被分为雌性,称为“彘(zhì)”;而雄性猪,称为“豕(shǐ)”。彘是猪的本字,金文写作“彘”。“彘”是“猪”字的本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头有牙有尾的母猪。在古代,彘是作为重要的动物献祭品,所以彘字的构形中要突显猪尾。
而豕作为雄性猪的称呼,它在古代的地位远远低于“彘”,甚至成为不洁之物。猪的性别在中国人眼中有了高低和大小之分以后,生肖中的属猪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属猪要属小猪,而不能属大猪”这样的俗语。所谓的小猪(彘)就是女性,而大猪(豕)就是雄性了。所以,中国民间也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生女不生男,生男就像猪,生个肥肥大猪。”
古代民间还流传“男人属猪穷手捂,女人属猪一枝花”的俗语,这也与中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相关。而现代人们不再这么认为,人们认为属猪的人人见人爱,福相十足,讨人喜欢等等。还有的认为属猪的人“有智谋,大智慧,大愚,小人,无智谋,和蔼可亲,胆小”等等。
但是,在十二生肖中,猪还有着诸多不好的说法,比如:“逢有虎年猪无福”,意思是说属猪人如果出生于虎年,那么此人的运气就会相当糟糕;“鸡年猪儿死”,意思是说,如果属猪人的家人中有人出生于鸡年,那么他就会克死家中的属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