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是什么生肖?
你说的“五时”,应该是指“寅、辰、巳、午、未”这五个时辰吧;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这五个时辰到底属什么? 按传统的地支纪年法,一个时辰对应一个生肖。但这是以子时为首,也就是现在的0点到1点。而这五个时辰中,有三个是辰时(7点至9点),两个是午时(11点至上午一点),显然与十二生肖的排布不符。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在传统地支纪年法基础上,如何对十二个时辰重新进行排序? 其实,把十二个时辰换算成现代时间,中午12点是午时,晚上12点是大半夜,其他每个小时都是两个小时,那么一昼夜就是24个小时了,而一天24个小时正好是太阳在天空中运行一周的时间,这个运行轨迹用数学公式表示是: 这样计算出来的时间单位叫做“日时”,每一日时都包含有360个阴刻度(1阴刻度=5秒)或阳刻度(1阳刻度=5分钟)。如果用一个数字来代表每一个小时,那么这个数字就应该符合下面这两个条件: 这样,通过计算就能得到答案——第一个小时的尾数应该是奇数,然后每四小时循环一次,并且第一个小时一定是零点几整点,比如0.25、0.50、0.75等,以此类推…… 这就形成了古天文历法中的“十二次”: 每次相隔多久呢?刚好是地球公转一周的1/365。
我给出的答案是:五时是兔。因为兔的公历时间是农历正月到三月之间。正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三月是辰月,恰好符合“第一小时是寅时,之后每隔四个小时为下一个时辰”的条件!其他各时辰的属相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能有人会说,那末时的属相怎么会是羊?按照我的计算方法,末时应该是戌时啊! 其实,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了120个等份,每个等份再分作若干小节,每一节相当于现在一个小时,所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整个白天分为六个时辰,每个时辰各占今天的二分之一。
同时,他们又给每个时辰配上一位主管神,即: 子夜阴气最盛,阴阳交接之时,所以是死神、凶神值日; 丑、寅两时,阴阳交替渐衰,阳气始生,吉多凶少; 卯时阳气旺盛,凶光隐没,吉多; 辰、巳两时,阴阳平衡,吉凶各半; 午、未两时,阳气渐盛,吉多; 申、酉两时,阴阳平衡,吉凶各半, 戌、亥两时,阴气渐盛,吉少。 从上面可以看到,从子时至午时,阴阳变化趋势是由阴盛阳微→阳盛阴微,中间经过了一个“阴阳平衡”的节点,这个节点正是“卯时”。
而“未时”之后的申、酉、戌、亥四时辰,正是由阳盛阴微向阴盛阳微的过渡,所以“未时”之后四个钟头的“阴阳”变化并不像前面六时辰那么大。到了“子”时又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在如此反复推演的过程中,古代先民发现,在每个循环里,当值的神明虽然不同,但是在每一个周期的后半段,也就是从“午”时开始,直至“戌”时,始终都是吉神当值。尤其是到了“午”时以后,更是凶神暂隐,一片吉祥。
所以,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 “日出而行,日落而归”——太阳出来后就要出来劳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休息。 “昼行夜宿”“晨耕夕息”——白天的时光用来干活,夜晚则用来休息。 在传统的干支记年月日时中,一天之内被分作了12个时辰,一个时辰又被平均分成8瓣,每一瓣都被赋予了一个颜色和形象。这其中,午时被分作两段,分别是“午前”和“午后”,分别被赋予了红色和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