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第一个是什么?
子鼠 子鼠,十二地支中第一位。在古书记载中,子鼠的形象是比较可怕的,而且也认为它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老鼠且食火”《礼记·丧服小纪》中就有记载。 子鼠对应的是北方,五行中水克火,所以子鼠是克火之星。在阴阳五行理论中,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是这样的: 子鼠排在首位。
丑牛 《说文解字》中有:“丑,牛也。”“丑”和“牛”在古代的字形上是相通的,也就是现在的“牛”。 古代将子鼠、丑牛作为十二地支的正位,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子为正北,丑为正南。这是古人把天地万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其实很多动物都不符合这一分类的。像龙、凤这类图腾就不属什么“方”,而属于“神”了;猪则属“人”。
寅虎 “寅”字的字形是在“广”字形上加了一个“厂”字作偏旁而成,本义是指房屋两边耸起的墙(楼)。因为“工厂”的“厂”字,古文字形就是这样写的。因此“寅”有屋之意。
《礼记·月令》中说:“孟春,天子居青冥之台。”其中的“青冥”,郑玄注解说:“谓堂上四壁皆青漆,故曰‘青冥’。”可见,古人在正月里,屋子是涂成青色,象征春天的绿色,让人产生生气盎然的感觉。所以,“寅”代表春天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由于古时人们一般居住的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容易着火,所以房屋又称为“炎所”,这跟子鼠怕火的道理是一样的。
卯兔 “卯”字在十二地支中是与“寅”对应的。它形象地表示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月亮慢慢地进入这个区域。 月相的变化是有固定过程的,初一新月如钩,叫做“蛾眉月”;初三月牙升高,叫“娥眉月”;初八圆月高悬,称为“满月”;十五圆月向西移动,渐渐变成“下弦月”;二十二是“望”,即满月再次出现;二十二以后,月亮渐缺,称为“残月”。
辰龙 《说文解字》中有:“辰,三月,万物毕盛。”意思是农历三月份,所有植物都在这时茂盛起来。所以辰龙就代表着草木旺盛,生机勃勃。 需要说明一点,这里的辰并不是今人说的“辰”,而是“甲辰”或“丙辰”,相当于现在的壬辰年或甲辰年。
巳蛇 “巳”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爬行的怪物,很像蛇。所以蛇是被视为阴险恶毒的动物。孔子在《周易·乾》中就说:“君子遁,小人兑(变)。”意思就是君子远离这种人。 在十二地支中,阳支与阳支相遇,阴支与阴支相逢,只有戌土除外,它的前面是辛金,没有丙火。这就是所谓的“阳尊阴卑”。所以,乙巳(蛇)遇见丁巳(蛇),二者相遇不会互相伤害。
午马 “午”字在金文中像一个跪着的人,头部被一根绳子绑住。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午,仲夏午月,日至,阴气微上。”也就是说,五月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古人以昼作“午”,以夜作“未”。 所以,“子”是黑夜的开始,也是生命的开始;“丑”是牛耕田的痕迹,也是大地回春的痕迹;“寅”是阳光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也是万物开始萌动的迹象。
未羊 羊是一种善良温顺的动物。《周礼·地官》中就规定:“凡祭祀,掌其牺羊。”意思就是在各种祭祀中,羊是重要的祭品。所以在十二地支中,未羊象征着祥和与美好。 用现代观念解释未羊的意义,那就是:辛勤劳作,收获幸福和吉祥。
申猴 申猴在十二地支中,跟巳蛇一样,都属于阳性。只是猴子不是哺乳动物,而是灵长类。更重要的是,猴子能学会人类所使用的工具。所以,在《周易》中,申猴是象征着智能与灵活的。 对于这些灵活多智的动物,古人其实是既敬畏又厌恶的,毕竟它们有时也会咬人会伤人。
酉鸡 《尔雅·释鸟》:“鸡翅,雉。”郭璞注:“鸡,犹知时者也。”意思是说,鸡能够知道时辰。这说明古人已经发现了鸡抱巢育雏的规律。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鸡具有高度生物钟。 所以,“酉”代表了西方,意味着夕阳西下,一天即将结束,新的轮回又要开始了....
戌狗 《说文解字》中说:“戌,守也”。就是说狗可以守门,保护主人。 古人还把某些星星分为“营室”或者“阁道”,就是指那些由几颗恒星组成的有间隔的一堆堆星座。比如“心宿”是由3颗星组成,在中间的那1颗就是“帝座”。而位于西北方向的“参宿”则是由4颗星组成,其中的“商宿”也被称作“左辅”。
亥猪 最后一位是亥猪。猪在十二地支中与“子”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