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考研考什么?
关于学校选择,一般来说有四类:一类是985高校,如北大、人大、复旦;二类是211高校,如对外经贸、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大学等;三类是普通本科院校,如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四类是一些院校的中介机构联合办学项目,如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西北大学-利兹大学等,这类项目一般要读3年,但课程比较实用,与业界接轨,毕业后就业容易。
个人不建议报考西南财大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两所财经院校的信用专业(本科也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强项在金融、会计和法律等专业,而信用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复合型学科,需要有一定的经济、金融、会计基础,这些财经类大学的信用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对于信管的学科基础训练不够,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太适应信用行业的实际需求。 至于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大部分学校都采用431金融学综合这个统考科目进行考试,具体可以参考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或咨询相关学院的老师。有些学校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去选择一些书籍来阅读学习,比如《国际金融学》可以选郑艳秀的《国际金融学》来学习,《货币银行学》可选用易纲《货币银行学》来复习,这样复习起来就比较有针对性了。 专业课方面,由于各个学校的专业方向不同,因此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也有差别。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重点放在贸易信用上,上海财经大学则偏重于个人信用以及信用卡,而北大和人大就既包含贸易信用又包括个人信用,比较全面些。你可以在准备初试时多关注自己目标学校的一些论文和研究成果,以便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
初试结束之后,如果感觉良好,建议继续深造,因为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会问你的专业背景,如果你能提出一些与信用相关的研究问题,那就更好不过了。 复试的话,除了一些专业外语外,老师一般还会问你两个专业问题和一个综合素质的问题。专业课一般就是信管的基础知识和业界热点,所以还是要好好准备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