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就业怎么样?
安徽大学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安徽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建设“双一流”和安徽省政府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32个参评学科,12个学科上榜,上榜率37.5%,是安徽省唯一拥有A类学科的高校。学校就业率稳步提升,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就业工作体系。
1、坚持“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全员参与”推进就业工作,构建“点”面结合的工作网络。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学校党政联席会多次听取就业工作专题汇报,分管校领导靠前指挥,职能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学院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辅导员负责学生就业具体工作;学校将就业工作纳入教学单位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压实就业工作责任。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双一流”和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纳入年度专项规划,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运行。
2、坚持“学校统筹、学院落实、协同育人”推动就业工作,推进“线”上发力的工作机制。学校先后出台《安徽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范和推进学校就业工作发展。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统筹学校就业工作,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将就业工作有机融入专业培养目标和育人体系,学院主要领导、学科系主任、学科专业教师及校友等共同参与,形成“全员”合力推动就业工作。
3、坚持“教育与指导并进、服务与管理同步”牵引就业工作,打造“面”积覆盖的工作格局。学校将就业教育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将思想教育贯穿到就业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就业指导纳入课程思政内容,设立《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必修课和就业选修课。学校连续两年承办安徽省“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巡讲活动。举办就业政策宣讲会、就业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学校依托“互联网+就业”信息化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一体化体系,开展“百日冲刺”“就业促进周”“万企进校园”等招聘活动,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