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在哪?

韩俊韩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疆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前身是1958年创立的新疆矿冶学院,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坐落在有“戈壁明珠”之称的乌鲁木齐市,校本部位于西北路校区,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校内实习基地占地面积2500余亩,在克拉玛依市建有分校。

学校面向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1万余名,其中普通本科生1.8万名,硕士研究生1600余名,博士研究生300余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万余名,外国来华留学生近300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4名,正高职150名,副高职40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0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3名,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教学60余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5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名,自治区专业技术带头人、学科技术带头人6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名。学校以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教学秩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学校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矿业突出,石油、机电、信息、材料、管理等专业优势互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有9个学院和1个基础科学教学部,学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工程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23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点、3个自主设置硕士点(二级学科)以及11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覆盖了11个工程领域。学校设有49个本科专业及6个专业方向,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1个,有5个专业列为自治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工业特色(优势)专业与示范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以工程教育为办学特色,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科研开发项目等900余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各种奖励22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被SCI、E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850篇;授权专利814件(其中发明专利124件),出版专著和教材207部;建有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大学科技园及孵化器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学校先后与中国铝业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电机制造分公司、新疆有色集团、河南栾川钼业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山东招金集团公司等特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区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及校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等项目的推动下,学生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一五”以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设计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CAE)新疆赛区选拔赛及自治区级的各类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等竞赛活动中共获得1518项。在历届毕业生中造就了一批社会精英,涌现出新疆中亚金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东等一大批青年企业家、实业家和专家学者。

学校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建设。先后与美、英、德、日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日本鸟取大学、新西兰国家水资源研究中心、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开展了合作办学和师资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校是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院校,从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学生来校留学,与日本鸟取大学合建孔子学院,并成为“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接收学校。目前学校已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和日本鸟取大学正在筹建孔子学院。2009年6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学校联合主办了“首届中亚五国有色金属产业与中国同行高层论坛”,加强了与中亚五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