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媒体课件?
现在,多媒体教学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的确,多媒体教学对知识的再现、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增强学习过程的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都有极大的优势。可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巨大的不足。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独行者”,他们必须学会运用多媒体,成为先进媒体的操控者。这就加重了教师自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负担,如果有些教师不懂得电脑,不会使用多媒体,那就只有被“多媒体”了。
2。盲目。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过程中的轻松愉快、五色缤纷,频繁使用多媒体,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打乱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节奏,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更有甚者,不懂装懂,为了“展示”自己会使用多媒体,使出多媒体“混战”一通,贻笑大方。
3。简单化。为了使学生的“兴趣”永驻,为了把多媒体教学“进行到底”,许多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播放”幻灯片,反复操练,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放映”过程。这样做,不但破坏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使教学变成浅尝辄止的“旅游”,还大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
4。削弱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多媒体网络给学生的学习过程“留一点空白”,以发展其思维能力。可有些教师一心想让学生“吃得饱”,不惜删去教学过程中应“突破”、应“琢磨”之处,一味地展示“多媒体”,使之成了学习过程的“保姆”。
5。“充门面”。有些学校,为了显示现代化的“气派”,拼命地搞多媒体教学。有的学校,用不起高档次的电脑,搞的是“假多媒体”:教师备课还是用纸、笔,学生做作业还是在纸上“演练”,只不过是用了几张幻灯片而已。
6。“注水量”太多。多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将繁杂、冗长的文字材料“浓缩”在一张屏幕上,因而可以使教学过程显得“简洁”、“高效”。但是,如果教师不会运用,课堂上“放电影”,“放”多了,“放”得过滥,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削弱学生的理解力。
7。非艺术性。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好看”,为了“艺术”。其结果,不但破坏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正确性、严肃性,也削弱了学生的理解力。
8。过分依赖。由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和超时空性,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滋长学生课堂上的惰性。有的学生竟在多媒体教室里做作业,还有的学生在看与课堂学习有关的电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