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窗口学校?

郦柏宇郦柏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北大!” 这是叶圣陶先生当年创办清晓庄师范时说的,也是他一生坚持的教育理想。 1928年秋,叶圣陶先生来到清华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大学——清华国学研究院,试图培养“士”(按:旧时指读书人)的精神。 “士”是什么精神呢?叶先生说:“国学的宗旨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在于‘做人’,在于发挥人类应有的能力,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所以,叶先生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不是以考据为目标的汉学研究所,而是一个致力于“做”人的学府。 遗憾的是,这个研究院只办了两年就因故停办。但是叶先生“做人才是国学根本”、“提倡人道主义”的信念却并没有断档。

十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叶先生在上海发起了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运动——“立达书院”。 他希望在这个动荡的时局里通过平民教育让广大的苦难百姓有机会接受文化熏陶,进而树立起一种“人人能上学”“人人被尊重”的理念。 于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叶先生办起了由“穷孩子组成的大学”——云南联大附中,又办起了由“难民中挑选出来的儿童组成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收容无家可归的难童所组织的国立儿童福利院”。 而后,为了在战胜日本后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他又在解放前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提醒党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 可以说,从创办晓庄师范到离世前一直在为实现“人人可以入学堂”的理想而奋斗。他是当之无愧的“大众教育家”。

而他的这些思想其实都来源于梁启超先生。 在《读梁任公〈新民丛报〉》一文中,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想,我们中国,正仿佛一只病狮,现在睡醒了,该抖擞精神,好好儿走他们的路了。……我们要立志做一个新国民,我们该向哪方向走呢?我敢大胆的说是:‘新民’,‘教育新民’。” 这个新国民又是怎样的呢?叶先生说: “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健全身体,聪明头脑,勤劳小手的新民,是一个现代国家公民的最低标准。” “无论高深的学问,还是简单的工艺,都应该有教的人,应该有好学肯学的人。我们应当这样要求自己:凡我们可以做的,一定要做到;不能做的,也要力求接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