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少年,有理想、有抱负,也充满困惑与迷茫。所以,老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 那么,身为老师,应该在学生中传播什么呢?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早早地就开始报各种补习班、课外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可是很多家长都会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啊!越来越不听话了。”其实,不是孩子变难了,而是孩子的学习动机没有找到。
如果能让学生懂得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魅力,那将会事半功倍。 比如,可以通过分享名人故事的方法进行引导。 可以给学生讲讲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乖小孩”,他不喜欢念书,总是捉弄老师,让老师很生气。不过,后来爱因斯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了世界;还可以讲讲爱因斯坦长大后的事迹,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发明家、哲学家…… 通过分享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原来,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这个世界,还能改变世界。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动力。
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之外,还要让学生知晓如何有效地去学习。 因为只有掌握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 我们可以把一些简单的记忆方法教给学生,如记人名的方法:联想法(这个人像我的同学某某,因此这个名字我记住了)、谐音法(这个人叫李雷,谐音是我爱理惠,所以李雷的名字我就记住了)等等;也可以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可以把知识点进行归类,如归为学科概念、学习方法等,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记忆);还可以教给学生们高效课堂的记忆方法(如把需要背诵的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诗句)。
除了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因为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尝试、不断训练的过程。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帮助其进一步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