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什么中学习?
“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效法、效仿”的意思。所以学习的意义也就是在于能够从中得到某种启发,从而让自己效仿着去做一些事情。 所以学习并不是一个目的,而是手段和过程。它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让你能去做一件事或者让你养成一种习惯。 而你所说的那些所谓的“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好处”其实也只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附属品而已。
因此如果将“学习了什么知识”作为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的话。那么这种学习方式也就失去了其本来应该具有的意义。 因为人很容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施加压力。让我觉得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目的,而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就是衡量这个目的的唯一标准。于是,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我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给我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沮丧感。
反之,如果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和学习,那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换什么样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呢? 那就是先去假设“我能不能做到”,而不是先假设“我是不是学了这门科目”。如果你是在假设你能不能做到,那么在实际行动中你就会去主动寻找方法和策略来帮助你达到目标或完成任务。而如果你是在假设你是否学过这门课程,那你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退缩和拖延的行为。因为你在用“是否掌握所学内容”来判断自己是否能完成目标和任务,那你就是在拿自己当前的状态和所学的知识相对比,自然就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感觉,继而降低行动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 比如说你要学会骑自行车。那么首先你需要假设的是“我能学会骑自行车吗?”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再去寻找方法和努力。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假设呢?比如说你会先假设“我没有学过自行车,所以我不能骑自行车!”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算是你找到了骑自行车的方法,那在你实际操作的时候也会容易受到阻碍。因为你没有学骑车时那种“我要去学习”的强烈感觉,所以你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的困难。即使勉强自己去做了,那效果肯定也会打折扣。最后可能不但没能学会骑车,反而还因为自己一时的逞强而导致受伤。
所以同样是学习,但因为你采用了不同的想法,从而导致你的行为产生了差别,进而影响到了最后的成果。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