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割据指什么生肖?
“战国七雄”,即战国时代七个最强大的国家。因为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为了攻伐别国,竞相扩张领土、掠夺资源,导致当时的华夏大地被分割成了若干个小块。这七个国家分别为秦、楚、齐、赵、魏、韩、燕。 其中,最强的是秦国,用武力强攻占了天下近一半的土地;其次为楚国和齐国,这两个国家的土地也占了一多半;最弱的是燕国,只有今天河北北部和北京附近一小块地方。 这七国中除了燕国外,其他都是中原或黄河中下游的诸侯国,所以“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楚庄王和齐桓公的势力范围大多也被包括在这七国之中(三国的霸业多在春秋中期和晚期),只不过各国在实力消长中位置有所变化而已,比如晋国有时独霸天下,而有时却连被齐国、楚国会盟的对象都没赶上。
到了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又出现了五个新兴的国家——中山国、宋国、韩国、赵国和魏国。这几个国家在战国初期还比较弱小,常被“七雄”中的某几个联合起来攻打。到战国中期以后才一个个崛起,成为与“七雄”并立的一支强大力量。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实是一个一个朝代的更替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各诸侯国的姓氏也往往发生了变化。如郑国大夫叔郑犯了错,被流放到晋国,他的后代便在晋国居住下来,并把姓改成了叔姓。又如齐国大夫陈完因避祸投奔了齐国,改为陈氏。这些历史事件被正史记载于《史记》之《齐太公世家》和《叔郑列传》里。至于那些没有记载的改姓现象就更多了。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姓氏的确切含义已经很难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