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代表什么生肖?
一,子鼠 古代计时器“漏壶”,又称“水滴”、“水钟”等,由底部盛水的桶(罐)和浮在上面的刻度标识组成。上置一浮标,随时间的流逝,桶里的水逐渐减少,浮标随之上升;反之,桶里的水逐渐增多,浮标随之下降。这种器具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漏壶”上的刻度标识叫“滴水”或“刻水”。因它的形状像一枝带花蒂的黄瓜,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吊黄瓜”。
二,丑牛 古人用“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算时间,而将“铜壶滴漏”的时间划分为一百刻。每天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铜壶中的水滴下来,这时刚好是一天之中的“寅时”——早上三点到五点。
三,寅虎 古代军队中有个职务叫“校时”,即校对时辰,其职责就是每隔一个时辰就来到军中擂响钟,以报时。这口钟就叫“辰钟”。每当鼓敲四下之时,也就是辰时开始了。
四,卯兔 在卯时这段时间里,日出东方,兔儿跳月。玉兔,指月亮中的兔子,又因为传说月亮上有广寒宫,故亦称“广寒宫的玉兔儿”。民间有在农历八月间祭月的习俗,这时月光如水,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摆出供品,烧起香烛,虔诚地祭祀月亮,为全家祈求幸福平安。
五,辰龙 《诗经》中有不少描写晨起的诗句,如“昭昭昭日,既初旸(早霞),卉木萋萋(茂盛)。”“朝(早晨)隮(升)于西垣(城墙),芃芃黍稷(庄稼)。”“崇光乍吐(旭日初露),照临下土。”“朝(早晨)行出宿(停宿不行的意思),暮不掩门。”其中“朝隮于西垣”的“辰”字指的就是黎明。
六,巳蛇 一天之中有“孟仲季”三个时刻之分,“巳时”就是古时早晨九点到十一点的时间段。在《诗经·小雅·庭燎》里有这样的诗句:“夜如何其?晨彼皓虚”(夜色多么好!朝阳似白霞。)
七,午马 古时候人们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特定的名称,称为“十二辰”。“午时”就是现在的上午十一点至十三点这个时间。《庄子·盗跖》中有这样一段话:“孔子步行,遇伯夷、叔齐,与之言曰:‘子何不学?’曰:‘无所可学。’孔子曰:‘子知弦歌乎?’曰:‘不知。’‘子会鼓瑟吗?’曰:‘不会。’孔子说:‘子何不弹琴呢?’伯夷、叔齐回答说:‘我们没有听过琴声。’”可见在春秋时期,中午是有人午睡的。
八,未羊 羊是食草动物,白天吃草,夜晚睡觉。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各机能处于休息状态,只有大脑部分在运转。古人很看重这一点,认为睡眠是“养精蓄锐”的过程,因而非常尊重“睡懒觉”这一行为。
九,申猴 古代没有闹钟之类的提醒工具,人们根据日光和月影的位置变化确定时辰,所以古人形容时间时用到了“阴”“阳”两个词,而“申时”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光,又称“阳春”。
十,酉鸡 古时的人们用敲击石磐的方法来报告时间的到来。由于磬的声音清脆嘹亮,十分悦耳动听,于是古人就用“金”来称呼它——其实,除了金黄色的金属外,“金”还是一种乐器。“酉”即是“酉时”——晚上五点到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