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形容什么生肖?
子鼠(子) 子时,23时至1时(凌晨)。十二生肖的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根据一昼夜二十四个节气的划分方法,将子夜时分分为三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所以又分“三更四点”、“五更三点”等说法。每个时辰分成八个“节气”,每一节气对应着一个生肖动物。那么子时的第一个节气对应的就是“子”,也就是“子鼠”。
丑牛 牛喜欢待在水边吃草,它们一般会在水边“啃食”青草,因此民间有“牛啃青草先露头(丑)”的说法;再加上“丑牛”与“耕牛”常连在一起用,而古代农耕社会中的耕牛可是个非常重要的劳动力,“牛”在农业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于是“丑牛”也就变成了勤劳的象征了! 寅虎 虎是百兽之王,它凶猛彪悍,战斗力很强,在古代人们常用老虎来象征打天下的英雄和阳刚之气,“寅虎”也就成了勇敢者的代称。
卯兔 月兔当空照,无论是“玉兔”还是“月兔”都和月亮相关,而月亮在古代诗词曲赋中,往往是代表着“相思”的。兔子喜欢在月夜出来活动,因此在月夜里看到的兔子都是影影绰绰,若隐若现,很像那些因思念而惆怅的人的样子,于是“卯兔”就成了相思的代名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相思》里有“晨游露街,暮宿水桥旁。明月非贪酒,浮云似忆郎;醒来还自惜,梦去不知长。”“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孤吟醉。”
辰龙 “龙”在古代文化中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也是帝王的代表。“辰龙”就是帝王之相的意思。因为古代的龙椅可是象征着帝王最高的地位的呢! 巳蛇 古书中记载的“巳蛇”的形象大多是“身像竹藤,脑袋像蛇”,其实这是对蛇的一种美化,现实生活中蛇可没有这么“漂亮”。不过古人对“巳蛇”的描绘倒是和现实生活挺符合的——身体如弹簧一样柔软灵活。
午马 马在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据说唐朝李家的祖先李弼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骑着白马,于是“骑马”就成了吉利、幸运的象征,而“午马”也寓意着成功和幸福。 未羊 羊在古代诗文中经常以“山羊”或“羝羊”的身份出现,如“雄羊矗立如柱,尾缩卷起,角直插入云”,可见羊的“倔脾气”。而这种倔脾气到了现代就演变成了“顶真”的性格。
申猴 猴子聪明伶俐,反应敏捷,并且善于攀爬,这些特点都深得人们喜爱。而“申猴”也代表灵活、机智。 酉鸡 鸡的本相虽然不太惹人喜爱——“头小脚细身材瘦,背鼓腹大脖子粗,一身杂毛尾巴短,爪利喙尖爱啄虫”,但“酉鸡”却是“吉祥”的象征,这与它的行为有关。因为鸡每天天亮就开始打鸣,就像报晓的雄鸡提醒人们“该起床了”,于是“酉鸡”就成了勤奋、努力的化身。
戌狗 犬,俗称“狗”,是一种很熟悉的家畜,它忠诚憨厚,人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在神话传说中,狗还是二郎神杨戬的宠物呢!因此“戌狗”成了忠诚的象征。而且人们在训练小狗时会故意给一点食物奖励,于是“戌狗”也就有了一点“吃货”的性质啦!
亥猪 猪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吃货”,也是最讨喜的家畜之一。人们喜欢猪那种吃得饱,长得肥,不会挑剔的模样,所以也就有了“亥猪”能吃能喝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