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谁一本正经?
子鼠 子鼠是十二生肖之首,古人认为子时是新一天的开始,而子鼠最先醒来,所以子鼠又被称为“启明”或是“亮仔”。 《礼记·曲礼上》有言:“鼠曰开明。” 这里的“开明”指的就是启明星,也就是刚刚升起的太阳。可见,子鼠是十分讨人喜欢的动物之一。
丑牛 “烛龙”也叫“烛阴”或“祝融”,身如红线,背生双翼,是人面蛇身的神兽。据说它日夜在地底下奔走,给人间带来光明,所以又被称作“不夜侯”。 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道:“烛龙一名‘烛阴’。” 相传,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烛龙曾帮助大禹治水,是一条功德无量的神龙。而且,根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在周朝时期,人们用烛龙的身影来测量昼夜的时长。
寅虎 寅属虎,因此也被称为“黑虎”“虎仔”“白虎”等。 《礼记·曲礼下》中记载:“虎啸而谷风至。”郑玄注:“虎行振文,有声如是。” 东汉文学家应劭解释道:“山泽之气,类虎形者,皆呼为虎。” 所以,虎在古代被看作是山林中的王者。不仅如此,由于“虎”与“福”谐音,所以虎在古时也是象征幸福和吉祥的瑞兽。
卯兔 卯属兔,所以又称“月精”“玉兔”。 神话传说中,嫦娥偷吃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长生药后,飞到月亮上变成了蟾蜍,而她在月宫里养的玉兔,就负责捣药。 屈原在《九歌·东皇太一》中写道:“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说的就是旭日东升,玉兔奔忙。
辰龙 辰属龙,所以也称“苍龙”“青龙””青阳“等。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所以在古代,龙就是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祥瑞。 而作为百鸟之王的凤,除了是祭祀的牺牲之外,还经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人品。 《礼记·郊特牲》中有言:“天地合,而后万物兴作。”也就是说,只有天在上,地在下的时候,世间的万象才能出现并兴旺。
巳蛇 巳属蛇,也有称“小龙”或者“长虫”的。 因为蛇喜欢在草丛里出没,所以古人将其形象刻画在旗帜上,作为警戒的标志。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相信万物有灵,所以蛇也被赋予了灵性。据《礼记·檀弓下》载:“蜡之五行……水济湿,火燥湿。”也就是说,在十二月祭神时,每月都会有相应的祭品,而腊月中供奉的火神即是南方之神——炎帝,他手持着一支红色蛇形的杖。
午马 马在古代有着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在汉代,不仅人们以马的鬃毛来制作仪仗上的饰物,而且在汉武帝时期,还将马的神化到了政治领域。 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写到:“天子每出行,必命骠骑驰驱阵前,若鬼神之作。”意思是,每当汉武帝出行时,定有李广的儿子李陵率领五千骑兵在前面开路,而霍去病则率领万骑在后护卫。李陵手中的旌节形状犹如马首,而霍去病手中所持的鞭子则是白色的。
未羊 未属羊,故也称“杨杨”“洋”等等。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中就有关于杨杨的描述:“何草不黄,何日不行。奚不安室,曷至焉居。”说明羊在古代不仅是祭祀的牺牲,还是富贵的象征。 唐代诗人沈佺期的《早春咏百禽》中描写羊时写道:“金鞍白玉勒,绣服紫绡襦。” 正是这种高贵与吉祥的寓意,让羊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吉祥物。
申猴 申属猴,所以又有“猿猴”之称。 古书《山海经·南山经》中提到了一种叫做“诸沃之野”的怪物,模样像黄羊,但头部像是猴子,还会发出人的笑声。 在明代小说家罗懋登著的《西域记》里,更是直接提到了孙悟空的原型是猴子。 书中第三回写了两个猴子,一个是赤尻马猴,一个是通臂猿猴。
戌狗 戌属狗,所以简称“犬”或者“狗”。 《礼记·檀弓下》中有记载:“犬死,土掩之。”意思就是,狗死了要用土将其埋起来。这是不是古人对狗狗最好的祝福呢?
亥猪 亥属猪,所以也俗称“豕”“小猪”“肥猪”。 古往今来,人们用猪来表达美好的祝愿,比如“猪笼入水”“猪拱门”“猪八戒背媳妇儿”等等。 其实,这都与古人崇拜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猪一身都是宝,尤其是猪肉,在缺少蛋白质的古代尤为重要,所以受崇拜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