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什么是丞相?
相马,相狗,相猫 都是相的意思 “丞相”二字作为官名,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的郡县制。秦设左右丞相各一人;汉承秦制,亦设左右丞相,后又废丞相置御史大夫。汉武帝时设立中府,由大司马领导,同时统领宰相之任。西汉末年,王莽称帝,改行新政,曾设四辅官职。新朝灭亡后,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恢复旧制,设左、右丞相。东汉时,因宦官当权,外戚专政,尚书台地位上升,丞相实际权力受到削弱。曹魏代汉后,又恢复了三公制度,设司空、司马、司徒等职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有“丞相通典”之称,但宰相的正式职务已变成尚书令或尚书仆射。到了隋朝建立,因隋文帝不喜细碎之政,故重归大统,设立三省,废除州、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自此以后宰相制度渐趋稳定。至于民间俗称的“宰相根子”,事实上就是隋唐时代的中书省。
宋代时,皇帝以“余威”压着宰相,甚至不给相面,使得相权一分为二,互相牵制。元代建立了“一省制”,设立了中书省和尚书省,虽然中央机构精简了,但是相权和皇权却进一步向皇帝一边倒。直到明代建立,朱元璋鉴于前人经验,为防宰相专权,首创了“内阁制”,使相权和皇权开始了博弈。
总之,从秦汉到明清,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在演变,而丞相这个官名也随着制度的变迁而消失。
申猴
在中国,猴被视为吉祥之物,聪慧机灵,身手敏捷,善于仿效人行动作,逗人发笑。但是猴却又生性诡诈,狡猾奸诈,野心勃勃,于是便有人常以“沐猴而冠”、“心猿意马”来比喻人不务实、无忠良,乃不肖之徒、无赖之辈。
猴与“侯”同音,人们喜欢将猕猴挂于店铺,盼望其财源茂盛,升迁封爵。又因猴子在古人的印象中总是成群结队地在树上嬉戏,遂有“耍猴”一说,“耍猴”常带有“轻佻油滑、不务正业”之类的意思。
猴的生肖成语有:沐猴而冠、心猿意马、尖嘴猴腮、哭笑不得、心惊肉跳、猴年马月等。民间有正月初三“猴儿年,人捣乱”的民谣。民间有正月初二或初三老鼠娶亲的习俗,猴子要为其伴娘,亦有称为媒婆的,这又与“灵官赐福”有关,即:金鸡玉犬,灵官赐福。
生肖猴与十二地支,十二脏、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月份配称等为:申猴,肾经、肝脏和胆库十二月份,八月。申属金,在四季中为秋之末,五行中位金,在八卦中位兑。其人多有艺术气质,并且聪明好学、多才多艺。
申猴的福神为白虎星君,凶神为羊孤煞星,生肖猴人的本命颜色为绿色,忌用黑色。申猴年(阳历)为:1912、1924、1936、1948、1960、1972、1984、1996、2008。
申猴命属相人的性格特点:申猴之人聪明灵活,心机细腻且有谋略;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强,具有艺术家气质;做事能够随机应变、临机立断。
申猴命属相人的职业选择:申猴人可从事商业、文艺和外交性质等方面的职业。申猴人若是从事金融、贸易方面的职业,必能够获得钱财,收益丰厚。申猴人若是从事与电子科技、文艺娱乐、信息、司法、警察、军医等方面的职业,亦能够获得收益。申猴人若是从事与餐饮、农业、牧业、教育等方面的职业,必能够获得稳定发展。申猴人若是从事与手工艺制作、宗教、出版等方面的职业,亦能够获得发展。
申猴命属相人的爱情及事业:申猴之人聪明活泼,善于交际,应变能力强,具有表演艺术家的气质,因此很容易与人为友;申猴之人性格上比较急燥,处世不够谦虚和冷静,因此容易与人发生摩擦,若是能够改正这些缺点,事业一定可以取得辉煌。
申猴之人若是与生肖马、生肖猪、生肖蛇搭配,必能够获得事业和爱情上的双丰收。若是与生肖牛、生肖羊、生肖鸡相配,一定会有官非、口舌、疾病之难。与其它生肖相配会不哀不乐、不苦不甜,但可平安度过一生。
属猴的人在属相配对中比较喜欢和喜欢与鼠、龙、申相配。在五黄飞星中申猴所忌之神:五黄煞、九紫,申猴所喜之神:一白、六白、七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