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于上青天指什么生肖?

连郭颖连郭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蜀道难》中“难于上青天”的“青”字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出自李白的诗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山道的曲折回环,一重接一重的盘曲;二是点出蜀地生灵的灵性(与“猿”相谐)——山道高峻而险恶,连飞鸟都难以飞翔。这两个方面的含义又互相关联、相互加强。正因为山道如此艰难,所以就连聪明灵活、善于攀援的猿也无法飞度。而李白另一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也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山道之难行,从正面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因此说,“猿”和“山”都属于首选谜底。

我比较认同 的答案,原因是其充分考虑到诗中的两个因素:道路和行旅者。 “路”在谜面上是“蜀道”,用“羊”来猜,似乎有些不合谜目,但从诗词来看“蜀道”的确切含义应是“入蜀的道路”,这条道路由无数石块砌成,曲折盘旋,就像“羊”走的道路一样。 而“旅者”在诗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蚕丛”“鱼凫”“王孙”。其中“蚕丛”“鱼凫”均是指古代蜀地的君王,他们当然不可能像羊一样走路,所以这“二位”显然不能成为谜底。

剩下的“王孙”就很有意思了,这个词有个同义形容词“王孙草”,专指落花,所以屈原《离骚》中有句:“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王孙落英”——也就是吃花的意思。而这里“王孙”应该也是指“落花”!

这样,整个谜语就变成关于“蜀道”和“落花”的故事了:一条“青泥”似的坎坷道路,虽然崎岖难行,却布满了缤纷的落英,充满了诗情画意……那假如你是那个“旅人”,你会不会吟唱起李白那优美的诗句呢? 我猜谜祖师的本意也许就是这样。

刘如弘刘如弘优质答主

《蜀道难》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他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前的25岁左右,已经久闻人们当途(今安徵)的一位亲长李云(子将)擅长写文章,因此十分向往。唐玄宗开元(公元713-741)年间,他经过四川,访李氏于当途。此诗是《赠从兄李云长又白小山怀古五首十之二》中的一首怀古诗。在五首组诗前有小序说:「《蜀道难者》,蜀之险峻也。上有绝顶,可接云霞;下有深泉,可通蛟龙。非复人迹所到之地。而今有人能从其上而来,可谓难矣!」由此看来,此诗为咏秦昭王伐蜀古事而作。《文选》(卷三十)中,还有陈子昂的一首五律《昭王渡阴平》,与李白此诗内容相似,写作时间也差不多,可资参证。根据《文选》所载,这首诗当作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秋,时李白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漫游。在《子昂集》中,此诗题下注云:「此歌咏蜀之险峻及昭王、张仪故事也。」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李白怀古诗的祖本」。不过,诗中写秦昭王伐蜀所行路线(「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与历史记载不合,李白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与前人所作有异。诗前已有小序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在此不再赘述。

难于上青天指蛇。青天代表高处,蛇难于上到高处,因为它是爬行动物,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也不能像兔子一样跳跃,它的身体又长又软,在高山上下攀爬非常困难。因为蛇没有像山羊一样的角、爪子,也没有像乌龟一样的硬壳做保护,青天之上到处都是悬崖和峭壁,一不留神掉下去就粉身碎骨,所以对蛇来说,上青天确实很难。此诗想象奇特、丰富,意境雄浑、苍茫,气魄宏大、壮阔,笔触纵横、奔放,语言瑰丽、奇伟。全诗围绕一个「难」字展开,句句写难,声声叹难,以至难、壮难、险难、苦难、恨难、奇难等层次来表达「难于上青天」这一中心形象。前人评此诗以为「奇险绝人」(《唐诗纪事》卷四十三),可谓名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