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的鱼是什么生肖?

太叔沛可太叔沛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龙,中国神话中,龙的源头就是蛇,而蛇在《说文》中就被认为是一种善于攀爬的鱼类。所以,龙一开始便是水的象征(你可以想象一下“鱼”字下面有一条蛇)。

古代帝王有“真龙天子”之称,所谓“天子”其实就是“太阳之子”的意思——在古代,人们观察到太阳从东海升起,又从西海上空落下,就把太阳当成一个会跑动的巨型发光体。作为太阳的象征,“龙”自然和水息息相关了…… 另外,据说中华民族最早生活的地区是黄河流域,那里气候干燥,但同样水网密布。先民们最初以穴居的方式生活,后来逐渐学会盖房子,其中最重要的技术突破就是在房屋周围挖井,从而避免了受洪水影响而不得不迁居的风险。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把水井命名为“龙穴”。这些习俗传到今天,我们仍然使用“穴”和“龙”字样来称呼这些地方和建筑。

所以说,龙就是水的代名词,而且是中国文化中最大的符号之一。 不过,如果光从文化和文字记载来看,“龙”可能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子鼠”“丑牛”或者“寅虎”。但是,如果结合“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来看,水对应的动物就不是那么肯定的了。因为,中医理论中,“五色”与“五方”、“五脏”相对应,“五味”与“五脏”相匹配,而“五色”中“黑”对应的是“北”,也就是说,在北边出生的动物应该是黑色的。可是,黑色在十二生肖里对应的是“蛇”而不是“龙”!

其实,要解决这个疑问也不难,因为“子”是生殖器官的象征,而“丑”是生殖器与子宫的结合部。所以,“子时”怀孕的动物应该都算“子鼠”吧…… 至于“辰龙”嘛,反正不是指“辰时”(上午7-9点)出生的龙,因为这个时候龙应该在天上飞呢!

窦歆羡窦歆羡优质答主

在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虽然“鱼”没有被列入生肖,不过在十二生肖属相中,还是有与“鱼”有关的。那就是属“猪”的人。因为猪的本名叫“豕(shi)”,其甲骨文字形为象形字,其字形像一头猪。金文、小篆、楷书的“豕”字则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而“鱼”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书中,字形相像,都是由头、身、尾、鳍、鳞等部分组成的,其字形与金鱼相似。

猪和鱼是古代先民主要的动物食物来源,对古人的生存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上古神话中,主管鱼和猪的神仙被当作上帝来祭祀,称为“后稷”,其意为“帝以田忌为后稷”,即上帝任命田忌为后稷。后来,后稷成为主管鱼和猪的神仙的名字,《战国策·齐策四》:“后稷、弃也,帝以田忌为后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后稷的解释亦与之相同。

在殷商卜辞中,有“亥鱼”和“亥豕”之说,这里的“亥”,就是猪,甲骨文中的“亥”字即表示猪的意思。而“亥鱼”和“亥豕”都是商王的占卜语。卜辞中关于“亥鱼”的占卜较多,如《甲骨文合集》34213片:“亥鱼,允五(王),王占曰:吉。”《甲骨文合集》34235片:“亥豕,今三日,帝令下……王占曰:吉。”由这两片卜辞可看出,“亥鱼”和“亥豕”都是吉兆。

古代先民在祭祀后稷时,要用猪和鱼作为供品,《礼记·王制》记载:“稷以血祭,祭也。”郑玄注:“血祭谓以豕、鱼、牲也祭血,故曰血祭,此大祭所用也。”古代先民在举行大祭时,要用“豕”、“鱼”二牲祭血,这也是猪和鱼成为重要食物来源的见证。

综上所述,在十二生肖中,与鱼有关的是属“猪”的人,因为猪在“亥”月当令,亥在十二地支中又属“水”。另外,在十二生肖属相中,“猪”与“亥”字的古文字字形相近。猪,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相近,像猪头部、嘴部有毛的特征,本义为家猪,引申指猪肉。而“亥”字,其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本义为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又引申为猪的代称,表示在亥时出生的小猪。所以,在十二生肖中,属“猪”的人,与“鱼”有关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