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取义是什么生肖?
舍身取义的动物应该是牛吧,这个成语的典故和牛有关 出处 《晋书·宣帝纪论》:“以牛易颠,舍生取义。” 释义 从自己身上取出心脏来换取国家信仰,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故事 两晋时期,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之后,封叔叔司马伷为鲁郡公,并赏赐给他很多土地,让他在鲁郡任太守,而他的父亲晋文帝则亲自到鲁郡赴任,途中住在舅舅杨亮家中。
有一天晚上,突然传来警报说蜀地进入紧急状态,皇帝要舅父立刻进宫商议军机大事。此时已是深夜,晋文帝担心舅父赶来会赶不上时间,就派自己的心腹侍中王戎去召他。王戎来到舅父家时,天色已晚,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借口说皇上已经休息了,今天不能入宫,让舅父明天再走。 杨亮一听就急了,声称自己奉命办事,今日必走,还说要是耽误了大事情让自己怎么向陛下请罪! 王戎见说服不了舅父只好跟在他身后护驾。当时天下刚刚安定,路上不太安全,王戎就带着一些随从护送杨亮连夜上路。
走到半路,有人报告说路旁有几百个贼人正在休息,估计是强盗。杨亮一听吓坏了,忙对王戎说:“现在天色已晚,前面又是乱党,怎么办?” 王戎非常冷静地说:“此去洛阳不过一百里,我们夜行晓宿,尽量快走,一定可以在半天之内赶到洛邑。”
于是他们日夜兼程,果然在半天内到达洛阳城下。晋武帝听说舅父抵达,大惊失色,立刻亲自出城迎接。两人见面后,晋武帝激动地对他说:“你来得太好了!我正为边境的事担心,不知该如何处置。” 原来,这次警报说是蜀地有事,其实是西域乌孙国发动了侵略战争,进攻了西晋的边塞。
晋武帝让舅父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杨亮胸有成竹地说:“先皇曾经对臣说起过西域的情况,说乌孙国虽然强大,但是国内不团结,国王的两个弟弟很有才干,但深受国人憎恶;国王有一个儿子,却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先皇又说,要征服乌孙必须利用这三个人的矛盾。如今正是运用先皇策略的良机,只要用厚利诱惑,必定成功。”
晋武帝听了大喜,就让舅父与大臣们一起商定伐乌孙国的方略。最后决定先用离间计,引诱乌孙国两个得势的王子反戈,再派军深入袭击他们的大本营,一举歼灭乌孙国的主力军队。 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乌孙国两个得势的王子果然中计,引兵回击晋国大军。没想到他们还没有回到国都,就听到自己的老巢已经被晋国部队攻陷,全家都被杀死。 而晋国大将羊祜则率军直逼乌孙国首都,乌孙国王束手无策,终于向晋国求和。 这一战不但使晋国征服了乌孙国,而且获得了大量的牛羊和良马,极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