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已日是什么生肖?
这是古代算命中的记年方法,用的是天干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结合就组成了甲子、乙丑……壬子、癸丑等60组干支组合。 其中每个天干对应着四个地支,比如: 甲—子、丑、寅、卯 乙—丑、寅、卯、辰 丙—卯、辰、巳、午 丁—辰、巳、午、未 这样就能组成4*60=240组干支。
这240组的干支可以用来记日子,每10天为一个干支,一天从子时开始到天黑为止(23点到凌晨1点)为第一个时辰,如此循环,一个周期时间为10天。 这就是古人推算日子的方法,非常原始,但非常管用,一直用到近现代。 那么丁已日在现在的日历上的体现就是—— 公历2022年5月8日至5月17日为丁已日。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只是一个时间段的平均值,不能反映具体某一天的情况。如果想要知道某一个具体时间点的情况,就需要更细致的方法了。而这个方法就在易经中,叫做六爻预测法,也就是通过摇卦的方式来推测事情的发展进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以天干地支纪年,而把十二生肖与地支对应,则用来纪日。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以及纪日规律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地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60日一循环,每个生肖在循环中出现5次(以子鼠为例,子鼠日出现的规律是: 子鼠、乙鼠、丁鼠、己鼠、辛鼠,相间隔6日一轮回)。
所以丁已日是指中国传统纪日方法中对应12生肖是龙的那天,丁是天干,已是地支,以干支形式纪日。
地支纪日的来历与十二生肖纪日的来源:
中国有悠久文明的历史,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发现有些天体周期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太阳、月球和五大行星运动的规律,它们和季节的变迁、气候冷暖、农业收成等等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再如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凶煞、瘟疫等等和天体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联……,这使我国古代人民很早便开始对天象加以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于是就产生了历法。历法中的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人民对天体周期变化规律的探索比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人民都要早,因此我国的历法比其他国家产生的要早得多,尤其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方法,不仅出现早,而且种类多、变化更大。这些方法主要有干支法、年号法、王公年次法、年数法、星岁纪年法、月相纪月法、干支纪月法、分气纪月法、四时月名纪月法、星纪纪月法、地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干支纪时法、十二时纪时法等等。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十二生肖纪日法,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特有的纪日方法。它来源于我国古老的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是用天干(十个)和地支(十二个)依次两两相配来纪日的方法。相配时,天干和地支各以各自的顺序循环往复,从甲子、乙丑直至癸酉为第一轮,再从甲戌、乙亥直至癸未为第二轮,如此共六十日便是一个循环。第二轮的甲戌日紧接着第一轮的癸酉日,这样周而复始地用六十日甲子循环往复地纪日。这种干支纪日法从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直到现在仍然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