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考研好吗?
作为一个正畸硕士,我竟然没有太大发言权 本来应该从正畸的视角来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我对这一方面的问题了解的并不多(因为不是我的研究方向) 所以这里主要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仅供参考! 我本科是口腔医学,大四的时候开始准备考研,当时在华东地区,由于上海交大和南京大学是不招收口腔医学院的应届生的(后来知道南京医科大学也这样),于是选择了同济大学。
报考同济大学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考试科目只有三门,而且都是必考科目。另外两门专业课题型比较简单,而且记忆的内容较多,与政治、英语一起复习起来不会很吃力。 当时对考研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要考四门科目,数学、英语、政治都是100分满分,专业课分别是300/500分。所以总分为500分或者300分的学校都是默认的按照这个比例计分。
我记得当时是考五门课,分别是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和临床医学人文。可能每个学校的名称和具体考的科目不尽相同,但是这五门几乎包含了口腔临床的所有学科。
我是2014年参加考试的,当时还没有口腔综合这一说法。到了2017年才改成了口腔综合。所以我当年考的那一套试卷还保存着。 在我们考场,除了我之外,其他的小伙伴都是考的口腔综合(同一个教室前后左右全是考了综中的)。我一脸懵逼。
考试之后我还向其他同学打听,原来他们都是考的口腔综合。而我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考了一套陌生的卷子。 不过幸好,我那套卷子的题型都比较简单,主要是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凭借自己之前不错的背功拿到了不错的分数。
至于为什么选择考研,我当时并没有太高的追求,只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因为在本科期间,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门诊学习,我都感受到自己的知识过于单一且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所以希望通过研究生的学习能够让自己对口腔疾病有更全面的认知。 但是现在回头看看,我好像也没有变得多么高大上,我还是那个我,只是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
不管怎么说,考研那段时光确实值得让我铭记,在自习室里埋头苦读,寒冬腊月手被冷得没有知觉,凌晨一点钟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眼睛一睁又是新的一天....这些场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