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第四年都是自学考研吗?
我是2018年的考生,报考的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我本科是学数学的,打算考国科大的计算数学专业。 高中时候就想考国科大,但是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于是大一结束之后我来到北京,开始在清华附近租房子,每天去清华里听讲座、蹭课,同时准备跨专业的考试(本来是想转计算机的,但是计算机太火了,而且我也不是特别喜欢计算机,于是改成了计算数学)。 大三的时候开始正式的复习备考。因为以前有高数等基础课,所以直接就买了专业课的资料(李扬的《数学分析》和李忠的《数学物理方法》)和肖秀荣的全套政治书。英语是从初二便开始学习的,所以就没有买太多的资料,只买了真题和一些练习题。
从三月到十二月,每天都坚持学习,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中。白天泡图书馆或者自习室,晚上回寝室之后会看一集电视剧或综艺来放松(我只在看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时候才看,并且只看第一季!!)。在十月份之前,我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上午四小时(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二至五点半,晚上七点到十点。十月份之后,由于学校课程增加了,学习时间就变成了上午两小时,其余时间都用于学习。 我并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所以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率地学习。我在考研期间一直是在教室/图书馆里学习的,并没有回去租住的地方学习,我觉得那是一个容易让自己分心、效率较低的场所。(不过如果宿舍环境比较好且同学们都不熬夜的话可以选择在宿舍学习哈~)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也没有请过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我认为所有的辅导材料都是有滞后性的,而且是按统一模式给所有人进行规划的,不适合我个人,我想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不过我建议如果有同学想要报辅导班的话要选大机构!!千万别为了省钱而选小机构!!)
在初试结束之后我有关注过复试,但是由于不能确定具体的专业和学校,所以我只是看了一些通用的问题和建议。等到二月十八号成绩出来之后,我将目标锁定在了两个学校,一个是我的本校,另一个就是国科大。因为我本科学的很扎实,所以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并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二月二十三号,我收到国科大的复试通知。 因为距离复试只有一周的时间,而我又是跨校跨专业,所以我急急忙忙地购买了李扬的《数学分析》和马志远的《数学物理方法》,同时还看了张宇的《数学建模》。
虽然看了很多书,但真正用来复习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我还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日常问题的答案等等。 复试当天,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候场教室,将身份证、准考证、成绩单以及所有能够证明我身份和经历的证件都准备好放在透明文件袋中以便核查。
进入复试考场后,我先向老师们问好,然后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和个人问题的回答。结束后老师又问了一些专业知识,以及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和专业之类的。 接下来分享我的考研书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