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可以考取名校吗?
那肯定是肯定的啦,只要你足够努力。 我是一个三本学校的学生,本科电气专业。我报考的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研究生,成功考上后现在在北京校区读博。 我的初试分数390+,排名12;复试面试分数84.6,笔试100,总和排名第三,幸运地上了华电的岸。虽然结果不错,但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只盯着华电,可以适当选择两个调剂院校,以防万一。
我的初试复习主要是看了王爱国编写的《电路》、郑仁杰版本的《电气工程基础》以及肖秀荣、周叶中、马哲等的政治和英语书。因为我是三本,担心自己的本科成绩不够好看,所以从大二开始就尽量刷高学分绩点,最终加权平均分为87,排专业第二(第一是保研的)。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因为我有电路和分析力学的基础,所以复习起来相对轻松些,主要做了往年的真题,再结合着课本和参考书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公共课的复习,因为我本身是理工科,且本科期间没有偏科现象,所以在准备的时候没觉得哪门需要特别花时间和精力。
关于择校择专业,因为我是三本,本来是想考一个211学校的专硕,但是后来考虑到以后想考博,于是改了主意,选择了本校学硕,希望将来能直博。如果学弟学妹们有同样纠结于选择专硕还是学硕的问题,个人建议如果有读研读博打算的话,最好选择学硕,尽管前期备考可能付出更多一些,但后续可能节省不少时间和金钱。
因为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的,时间比较充分,所以每个科目都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对于数学,我从初中就开始恶补,所以基础不算太差,高三的时候也做过几套试卷,不过都是学校老师出的题,比较简单。因此我在复习时主要看了张宇的高数18讲、李林的线性代数、王普的概率统计,并做了相应的习题。关于历年真题,我买了李林、汤家凤、王普等老师的各种套卷,并做了几遍。最后数学考了135,还算满意。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看教材、做习题,历年真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大概整理了各院校历年试卷,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对各位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关于考研英语,我想多说几句,因为我对这一直很在意。因为英语二比较难把握,尤其是阅读题型变了之后,更增加了不确定性。于是在备考时,我把所有阅读真题里的句子都用本子抄下来了(包括英语一和英二),并自己翻译了句子的意思,方便理解。此外我还听了唐迟的阅读技巧课,学到了很多做题方法,并应用到了真题练习当中。最后我的英语考了75分,估计应该能有口译资格。
关于政治,我的经验可能不大具有代表性,因为我是理科生,高中时政治也没怎么听过。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跟紧肖大大,把肖大大的书籍、视频听完,再把1000题做好,这样起码基础比较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