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好不好?
沈阳理工大学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和辽宁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始建于1948年,时为辽东大学,1949年定名为东北公立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路轨两系并入中国铁道学院后,先后改为旅大工学院、沈阳铁道机械中专学校、沈阳铁道学院、沈阳工程学院。197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为本科,定名为沈阳基建学院。1982年2月学校更名为东北工程学院,1998年3月更名为沈阳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学校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
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是辽宁省文明校园、安全校园示范校、平安校园。2010年被国防部、教育部批准为辽宁省装备承制单位、辽宁省国防科技工业应急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基地和辽宁省国防科技工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2016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21年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64位。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以航天国防为依托、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教、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辽宁省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特色学科3个,辽宁省特色学科(群)1个、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工商管理、法律等2个类别18个领域的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市级品牌、示范、特色专业8个。
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中法暑期班和中日暑期班等国外学术交流基地5个。
学校被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国防特需人才培养”高校。在辽宁省属高校中首批开办了以培养“未来行业名师”为目标的卓越教师实验班和以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菁英班。2009年被教育部列入首批14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了“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5年我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我校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22年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2人,兼职双聘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省级)8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人才14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特聘教授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次,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千人层次人选4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兴辽英才教育英才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7个,辽宁省级教学团队10个。
学校是辽宁省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承担着高层次航空航天人才和国防军工人才的培养、国防军工科研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防基础学科研究分中心(A类)和国防基础科研分项目依托单位1个,“十三五”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单位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科研项目39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