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
大学毕业生留本地就业率普遍偏低。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地区大学生留本地就业率不足30%,很多低于15%,呈不断下滑趋势。
大学生留在大中城市与所学专业、职业期盼、生活成本和户籍制度等关系密切。大城市就业空间大、企业多、收入高、便于发展,是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生就业有决定性影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加,大学生留本地就业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大学生本地就业率偏低。尤其是东北地区,随着传统支柱产业的衰退,就业吸引力不足,大学生本地就业率偏低,并有持续下降趋势。
城市规模及产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较大。从城市级别来看,大中城市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从产业结构来看,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高度相关。
地方高校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对大学生本地就业率有一定的影响。本地化培养模式和地方性专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性强,且符合学生就业期望,因此其毕业生的留本地率普遍要高于通用型、研究型专业。
提高大学生留本地就业率,要多措并举:一是政府要以产业发展吸引大学生就业,以大学生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二是高校专业设置要“顶天立地”兼具特色,走产、学、研紧密结合道路;三是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