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几月几日署伏?
夏至三庚入伏,立秋二候处暑。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立秋前第二个庚日,共四十天,就叫三伏。初伏十天(10个庚日)中伏二十天(10个庚日)末伏十天(10个庚日)。每一伏分别称为头伏、中伏和末伏。
公元纪年的年份数减3而后取余数为该年份的伏数,如2018年的伏数是18,计算方法如下: 公元纪年年份数减3后的差除以10的余数 如果是9,则再加1,所以2018年是伏天。如果差为6或7,则不加1,因此2017年和2015年都是伏天。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每候五天,故夏至后有“夏至五候”之说。
夏至时节,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但是这个时候降雨往往不稳定,时多时少,易形成洪涝灾害。另外,空气湿度大,也极易滋生细菌病毒,导致疾病传播。 人们除了做好防汛措施外,还要做好防潮湿、蚊虫叮咬等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