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哪些药品涨价?
最近,很多患者跟小编反映:“药太贵了,吃不起啊!” 的确如此,自今年4月开始,已有数个药品宣布大幅提价,涨幅最高达69%! 对此,专家指出,随着原材料成本上涨、产能不足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因素影响,未来药品价格还将继续走高。
这些高价药包括: 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原价8000元/盒,目前售价3万余元; 抗生素阿莫西林:原售价为15.95元/片,现涨到22元/片; 治贫血的维生素B12:原售价50元/支,现涨到75元/支; 治疗乙肝的疫苗:原价为600元/针,现在每针需700元-1200元; 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加兰他敏”:由原先的700元/瓶涨至950元/瓶……
除了上述药品外,还有很多药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 如治疗肺癌、肝癌等癌症的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原本进医保后,患者自付费用是210元/盒。但近期有患者反映,一盒药竟然花了600元! 还有治疗肾癌的索拉非尼,去年还卖700多元/盒,如今却涨到1100元/盒……
面对不断上涨的药品价格,许多慢性病患者感到“无力承受”。 例如,一名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每月药费可达上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事实上,造成药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料价格上涨、环保检查导致产能不足、带量采购降价幅度不大甚至没有降价、国内集中备案境外生产药品价格出现波动等等。 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由于美国制裁我国科技行业,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部分药品进口受阻,供应减少,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必然引起价格提升。